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置专门罪名规制AI生成虚假信息

  人工智能生成虚假信息涉及多种情形,难以在现有法律体系下得到有效控制,应以人工智能系统为防控对象构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当前国际社会和我国采取的是客体式防控,主体式防控不利于实现人工智能系统的可控性和消除人工智能生成虚假信息危害。深度合成人工智能系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都是与公众交互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对其生成虚假信息的治理应当以系统提供者、运营者承担安全管理义务为重点,当前我国相关立法不完善,欧盟《人工智能法》中的安全风险类型化防控机制具有借鉴价值。基于风险防控的有限规范责任理论可以为人工智能安全管理义务承担者负刑事责任提供理论根据,有必要设立故意违反人工智能安全管理义务犯罪,该罪的性质是违反特殊的公共产品运行安全管理义务的不作为犯,犯罪主体应当限定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者和运营者,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皮 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要闻汇
   第04版:检察专刊
   第05版:天平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区县行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辛辣味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浅议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刑法规制
中国成文法典的起源
车辆购置税应否纳入保险赔偿范围
设置专门罪名规制AI生成虚假信息
债权转让通知书
债权转让通知书
债权转让通知书
公告
遗失启事
重庆市开州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