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柳妞)9月18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雪松介绍了我市在引导民营企业加强清廉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成效。
我市出台清廉民企与商会建设的工作指引、评价指标、操作手册及基层创新成果培育办法,建立“最佳案例、优秀实践案例、入库重点企业”三级培育推广体系,逐步实现5214家执委企业和1844家商会全覆盖,并试点推动条件成熟的执委企业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全市38家民企和商会案例获评清廉重庆建设最佳案例和优秀实践案例,400余家纳入市级重点培育库,持续拓展行业、园区与产业链清廉矩阵。
我市研发推出“合规字典”,将1.75万部党纪国法拆解为38.7万条义务、21.4万条风险及7.7万条激励措施,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合规应用场景与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场景与合规要求精准匹配。
我市实施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组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进民企、进商会等活动。2021年以来,全市工商联系统举办法治宣传600余场次。联合重庆农商行创新推出“渝廉贷”,提供专属金融服务,并将优惠与清廉评价挂钩,使“清廉合规”成为企业可用的“信用资产”。截至2025年6月末,获评最佳案例、优秀实践案例的民营企业在重庆农商行贷款余额达2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