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今年以来,万州区创新构建以预防为导向的心理健康守护体系,实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从分散管理到系统治理的根本转变。
在前端监测环节,“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干预”系统依托多源数据融合和标准化心理量表库,实现常态化、全覆盖的心理筛查。不仅支持团体普查与个体自测相结合,还能动态生成学生心理画像,实现分级预警:低危信号实时推送班主任关注,中高危预警同步至心理教师、校领导及卫健部门,形成“学校——家庭——医院”三级联动的快速响应机制。在早期干预环节,万州区深化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跨省“医教联动”,共同研发符合区域特点的AI测评技术与干预方案,将专业力量深度嵌入体系。同时,通过纵向贯通市、区、镇街三级治理中心,横向联动并整合教育、卫健、民政、团委等12个部门资源,打破以往信息割裂的局面,使学生的心理动态一屏可见、风险隐患一线处置。
2025年以来,该区已完成11万余名中小学生的心理测评、干预支持,多名存在“心理困境”的学生在及时预警和专业干预下,成功走出心理阴霾,重拾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记者 罗 翠 通讯员 刘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