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台上的光痕

  ◎ 赖永亮

  教书二十多年,不知不觉就这么过去了。每次站在讲台上,望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总能看见眸子里闪着光。他们像初春枝头上怯生生的嫩芽,又像山涧里哗哗流淌的溪水,纯粹、明亮。这些年积下来的小事,一桩一件,不算惊天动地,却像四月微风,轻轻掠过,也在岁月里留下了印记。

  那是我第一次带一年级。班里有个小姑娘,大家都叫她“果丹皮”。她闲不下来,爱说爱笑,整天像只小鸟似地跳来跳去。她一点也不怕我,常跑来拉我的手,或是趴在我讲桌边,睁着大眼睛望着我。有时我回办公室,她就悄悄跟到门边,踮着脚一次次朝里望。有一回我转身看见,笑着问她:“乖乖,看什么呢?”她仰起脸,脆生生地说:“老师,您真好看!”我心头一暖。我知道自己并不特别好看,是孩子眼里干净,才觉得什么都美。那句简单的话语,就像一抹暖洋洋的光,温暖地照进我心里。

  后来教了高年级。有个聪明懂事的小姑娘,总爱在放学后找我聊天。我们聊书本,聊梦想,有时候她也跟我说些女孩之间的悄悄话。有一天,她凑到我耳边,小声讲班里谁喜欢谁、谁偷偷看谁。我笑了,问她:“那你呢?有没有喜欢的男同学呀?”本以为她会不好意思说,没想到她脸一红,轻声说:“我喜欢的男孩……已经毕业啦。”说完抿嘴笑起来,有点害羞,又全是信任。我仿佛接到了一颗刚刚成熟的果子,闻着清甜,捧在手里却沉甸甸的。年少的心事,最干净也最脆弱,小女孩愿意告诉我,是真正把我当成了自己人。

  有一年,一个高中毕业的女生回来看我。她以前是我班上的班长,明亮得像颗小星星。再见面,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出落得更清秀,只是眉间藏了些愁绪。她说上了中学之后迷上文艺活动,后来又经历了一些感情起伏,学习慢慢跟不上了,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说着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我轻轻拍拍她的肩,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忽然抬起头,眼里含着泪,低声说:“老师,还是觉得您最亲,像姐姐,也像妈妈……我能抱抱您吗?”我伸出双手抱住她,她也紧紧回抱我。我能感觉到她的心跳,年轻而微微发颤。那一刻,我的眼睛也湿了。原来不只是在孩子们心里我留下了什么,同样,他们在我生命里刻下了光的痕迹。

  去年冬天,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来学校找我。我起初没认出来——他挺拔结实,一身正气,跟我记忆中那个总要留堂补作业的小男孩对不上号了。他说高中毕业后去当了兵,在部队学到很多,现在终于明白,当年我为什么对他那么严格,为什么总劝他好好读书。临走时,他挽起我的胳膊一起往外走。到了校门口,他忽然站定,认真地看着我说:“老师,您还是这么瘦,看了叫人心疼,得多吃点,照顾好自己。”我抬头看他。当年那个还不到我肩膀的小不点,现在已经高出我一个头还多。他的话像暖流一样淌进我心里,我连连点头,笑着,泪却盈满了眼眶。时光带走了不少东西,但也留下了最珍贵的——那些看不见,却能清晰感受到的光痕。

  这些细细碎碎的温暖,拼成了我二十多年的教书光阴。孩子们来了又走,像四季自然流转,却总留下光的印记。常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我多么幸运,能被这样的温柔包围,一年又一年,在平凡的讲台上,见证一道道微光如何照亮彼此,成为生命中不会消散的痕迹。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棠香小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天平专刊
   第04版:检察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公安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最前沿
   第09版:深关注
   第10版:深关注
   第11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2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3版:案侦录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讲台上的光痕
秋水不抱岸
黑山美食
雪山玫瑰
小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