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六梅
打开中国地图,由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称渝南黔北地区。这里崇山峻岭,峡谷幽深,纵横交错,构成一幅幅生动的千里江山画卷。蜿蜒的山路,如同丝带般缠绕在群山之间,引领着人们探索这片神秘的土地。位于重庆万盛的黑山,便是这崇山之一。
黑山不黑,绿到极致便是黑,黑山就是绿到极致的山。在黑山,森林、草坪、健身步道比比皆是,基础配套设施应有尽有,成为重庆周边久负盛名的旅游度假区。红色的健身步道,宛如一条红丝带穿梭于绿意盎然的度假区,与两旁高大碧绿的梧桐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盛夏时节,十万以上来自四面八方的避暑大军来到黑山避暑。在这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每一刻都充满了宁静与惬意,让身心得到安放。
真正的旅行者都明白,最深刻的地图是味蕾绘制的。那些在青山绿水间突然袭来的饥荒感,是比所有风景都诚实的向导;那些舌尖初触美食,整颗心被陌生的幸福感温柔攥住的瞬间成了永恒的记忆。
寻找美食的旅程,才是真正的狂欢之旅、幸福之旅。来黑山避暑休闲的人儿,无一不被大自然美景征服,也无一不被美食所征服。腊肉、猕猴桃、糯玉米成为黑山的美食三绝,不仅色香味俱佳,吸收天地之灵气,更蕴含着山区人民的热情和智慧。
黑山腊肉最是一绝,在黑山青杠木的烟熏火烤后,色泽更加金黄醇厚,凝练出沉甸甸的岁月质感。刀锋切入的瞬间,暗红的肌理间绽开细密的油花,像解冻的胭脂泪,渗出琥珀色的光亮,散发着无法抵挡的香气。最妙是腊肉皮,黑褐如古铜,咬下去先觉微韧,继而又软又糯,Q弹感十足。肥膘晶莹剔透,薄薄的一片甚至可以透光,吃在嘴里,肥而不腻。瘦肉丝丝分明,带着风干的倔强,在唇齿间演绎出咸鲜的味儿。肥瘦相间的腊肉,能厚重压住舌根,亦能轻柔于喉头处,化作温柔的回甘,让人回味无穷,恨不得大快朵颐。
猕猴桃产地多,但黑山猕猴桃绝对是独一无二。
清晨,薄雾如纱缠绕在黑山上的坡岭间。那些攀附于藤架上的猕猴桃枝叶,承接着山泉凝露,叶片边缘已悄然染上一圈金边,在曦光中微微颤动。山风拂过,藤蔓间沉甸甸的果实便显露出身影——墨绿色的卵形果实裹着一层细密的茸毛,如初生雏鸟般稚拙可爱。高海拔山地的冷峻与热烈竟完美交融于一枚枚果实,它们挨挨挤挤悬垂于藤下,圆鼓鼓的腹身蕴藏着山野的元气,山野的阳光,茸毛在逆光中泛起银晕,宛如披着薄霜织就的绒衣。
新摘的猕猴桃存放大概一周后,指尖轻捏绵软便可以食用。掰开墨绿皮囊,翡翠或金红的果肉淌着蜜汁,维C的鲜洌直冲鼻腔,心里凉爽到底,直呼痛快。黑山谷的精灵,在唇齿间化作一句山泉般清冽的,唯有承接过云雾的浸润、山风的砥砺与霜雪的淬炼,生命才能沉淀出如此丰饶的果实,生津止渴,润肤养颜。
软糯香甜的玉米,看似普通,却是黑山人年年的念想。吃黑山玉米,不需要纷繁的程序,不需要任何调料,直接水煮,才能吃出它的原生态、纯粹感。煮好的玉米棒,青皮包裹,在湿漉漉的热气里,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光是这清香味,就令人舒坦了大半。青皮层层剥落,内里的须子丝丝缕缕地飘坠。褪尽了衣衫的玉米棒子,终于显出真容——饱满的玉米粒一排排紧挨着,饱满圆润,排列得密不透风,恰似一整块温润的凝脂。手捧玉米棒,早已顾不得烫,张口便咬。牙齿切入的瞬间,那饱满的颗粒竟如此细嫩,随即甜蜜的浆汁便猛地迸溅出来,糯糯的,甜甜的,在口腔里肆意弥漫。这糯性,嚼起来粘粘的,仿佛要把牙齿都温柔地包裹住,唇齿间拉扯出缠绵的细丝。这甜味,没有蜜糖般张扬,带着淡淡的清甜,迅速地传遍五脏六腑。
黑山,怡人的温度,清新的空气,秀美的景色,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这里,有诗、有远方,有美景,更有美食不可辜负。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