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北区检察院:

建立常态化保障体系 织密红色资源保护网

  本报讯 “现在轮椅能直接推到纪念碑前,到处也能看到标识导引系统了!”近日,渝北区检察院邀请区政协委员、退役老兵代表来到重庆两江新区悦来会展公园内的杨袁善、唐虚谷烈士陵园内开展“回头看”,政协委员看着崭新的无障碍坡道栏杆说道。 

  这个温暖的改变,得从数月前那道横亘在特殊群体与红色记忆间的无形门槛说起。 

  杨袁善、唐虚谷烈士陵园建于1950年,2014年迁建至悦来会展公园,占地350平方米。作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本应是全民共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今年2月,渝北区检察院在“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项行动”中发现,公园的地势高差间竟没有一条合格的无障碍通道,几级陡峭的台阶成了残疾人与老年人的“拦路虎”。 

  通过实地勘查、无人机航拍及走访群众等方式,承办检察官张光平确认因公园管护不力导致的无障碍通道缺失状况属实,损害了特定群体的合法权益。 

  渝北区检察院分别向相关职能部门、属地街道办事处制发检察建议,明确要求其履行监管职责,针对陵园区域的无障碍通道、标识系统、坡道坡度等关键问题制定整改方案。 

  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及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围绕烈士墓及纪念碑区域,重点规划并实施了无障碍通道建设、标识系统优化及符合规范的坡道改造……检察建议发出后,整改行动迅速展开。改造工程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障碍,相关部门更“举一反三”,在辖区启动了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检查,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力求建立常态化保障体系。 

  如今,这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烈士陵园,真正实现了“无障碍”瞻仰,让每一位群众都能便捷地走近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从线索发现到圆桌议事,从检察建议到整改落地,渝北区检察院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织密红色资源保护网,构建起“检察监督+行政监管+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让红色基因在无障碍的环境中代代相传。 

  记者 叶会娟 通讯员 杨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酉阳县检察院:~~~
~~~九龙坡区推动公益诉讼与政协提案双向转化,共护耕地安全
潼南区检察院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渝北区检察院:~~~
涪陵区检察院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深关注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6版:检察专刊
   第07版:最前沿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公安专刊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公益广告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堵住医保监管漏洞
清除毒草丛 保护希望田
“种养结合”铺平生态致富路
建立常态化保障体系 织密红色资源保护网
推动人为干扰环境监测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