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闻闻,这空气里可没有臭味了。现在水清了,生态也好起来了。”日前,在武隆区某乡镇一养鱼场的回访现场,武隆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陈先伦仔细查看着整改效果,不住点头。
今年4月,陈先伦和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的同事在一次日常巡查中发现:该养鱼池的尾水处理池被厚厚的藻类覆盖,浑浊的养殖尾水正通过雨水沟渠直排入河,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影响周边生态环境。经过了解得知,该养鱼场共有11个鱼池,其中两个鱼池因地势低,尾水无法有效收集处理,加之该养鱼场尾水排放沟渠和雨水排放沟渠混用,导致养殖废水便混着雨水经小河沟排进了龙溪河。
因该行为涉嫌污染生态环境,损害公共利益,4月9日,武隆区检察院决定立案调查。5月6日,该院向负有监管职责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并加强与属地政府的分工协作,共同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辖区范围内水产养殖行业养殖尾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保护河流水生态环境。
一场守护碧水的攻坚行动迅速展开,更换滤料、增设围栏、清理排水沟……一系列措施实现雨水与养殖尾水有效分流处置。为持续做好辖区内水产养殖尾水综合治理,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共同发力,扩大检查范围,推动尾水治理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为推动治理成果常态化,行政职能部门陆续开展重点检查11次,并建立全区规模化水产养殖尾水年度监测机制,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5月,一份《关于加强水产养殖尾水综合利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出台,厘清不同规模养殖场的监管主体与职责,实现“谁来管、怎么管”的制度化明确。
此外,通过“日常巡查+不定期抽查”实现全覆盖监管,并加强普法宣传与企业指导,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尾水治理持续稳定达标。
记者 张柳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