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数据“跑”起来的探路者

——记市公安局交管总队车辆管理所车辆管理科科长李春雨
  参加比武

  查验车辆

  城市建设能达到怎样的高度,需要创新这一引擎。“让数据‘活起来跑起来’,以探路领跑的姿态,高效应用数字资源,加快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创造便捷生活的同时,也将极大提升我们的工作效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车辆管理所车辆管理科科长46岁的李春雨笃定地表示。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将新车上牌纳入重点推进事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向公安部汇报争取,重庆于5月被公安部交管局确定为全国首个“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省级试点城市。李春雨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再次肩负起探索新车上牌全流程线上办理模式的神圣使命。

  主动上门 为预查验铺路

  “一网通办”重在“一网”,贵在“通办”,志在“好用”。

  据了解,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对这个项目早于2023年就开始谋划。为确保该项目顺利落地实施,两年多来,李春雨主动对接,坚持每月上门走访赛力斯、长安、铃耀等车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宣传预查验服务措施,征求企业对公安车驾管工作的意见建议。

  长安汽车安全环保部副部长肖华告诉记者,为了及时采样,提供政策技术支撑,李春雨沉下身子,深入车企进行悉心指导。仅长安一家车企在重庆渝北、江北、巴南的三大厂区就去了数十次。

  “我们合作很愉快。他一点架子都没得,专业且谦逊。”肖华透露,车企通过深度参与,统一车辆预查验标准,在不增加单车生产时间、不降低整体装配效率的情况下,将需要车管所查验的车架号采集、车辆拍照、参数确认等9个车辆查验通用项目“简政放权”,实现了车辆“出厂即查验”,赋予了车辆“数字身份证”,省去了群众购车后跑车管所交验环节。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试点厂家预查验新车126.6万辆,占全国总量的36.7%,位居全国第一,为推出“新车上牌一件事”打下了坚实基础。

  多方协调 打通数据孤岛

  在传统政务服务模式中,政务数据分布于各个业务部门系统中,不共享就难免形成“数据孤岛”。李春雨认为,“新车上牌一件事”攻克的难点便是促进相关数据整合共享,让数据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会同税务部门向国家税务总局争取政策,率先实现购置税联网核查、数电发票联网核查,使机动车销售发票和购置税电子核查率达99.9%;策动金融监管部门组织全市保险公司打通交强险数据核验渠道,实现各机动车交强险承保公司100%上传交强险电子数据;为我市金融机构提供汽车抵押信息核验服务39万余次,策动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26家金融机构联网传输汽车抵押登记数据4.2万余条,通过打通购车、购险等全链条业务数据,整合政府、企业、社会、金融4类8项数据资源,构建起覆盖工信部合格证、车辆购置税等信息的全量数据库,实现与相关汽车生产厂家、销售企业、税务、金融等10余个部门的数据核验共享,奠定了完整的数据基础,实现购车、抵押、交强险、购置税等数据信息的交互共享、联网核查。

  为方便群众便捷办理新车上牌业务,李春雨还创新整合车企和税务H5页面集成服务,实现跨部门、跨平台数据聚合,群众通过新版“交管12123”APP就能自主完成网上选车、购车、投保、缴税、选号、上户等事项,让群众既不需要在多个APP之间切换,也不需要线下提交证明材料,就可享受到“一站式”办结的畅快体验。此外,他通过数据联网实现抵押登记与上牌业务合并办理,解决了以往办理汽车金融抵押多头跑的难题,实现“一次申请、一屏受理、同步联办”。

  “当群众不再为办事发愁,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这,或许正是这位“数字车管先锋”最朴素的初心。

  记者 唐孝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记市公安局交管总队车辆管理所车辆管理科科长李春雨
~~~——记垫江县公安局桂溪派出所民警杨劲生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深关注
   第04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5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06版:公安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橄榄绿
   第10版:最前沿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天平专刊
   第13版:检察专刊
   第14版:微服务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让数据“跑”起来的探路者
用忠诚担当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