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对方一直不履行付款义务,我们公司急需执行案款来缓解资金压力……”
“对不起,不是我要赖账,最近手头确实很紧,未及时履行调解书是我不对,但是我真的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
一边是申请人亟待变现的胜诉权益,一边是被执行人面临的现实困境,如何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九龙坡区法院执行法官近日通过“法理情”融合调解,成功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为涉企执行案件的“双赢”提供了生动实践。
携手人大代表解难题
善意文明执行促和解
8月28日,在巡回审判车上,执行法官携手市人大代表吴嘉斌,组织某企业与被执行人冯某进行面对面协商。申请人急需资金周转,被执行人则因经济困难无法一次性履行调解书义务。吴嘉斌提出:“申请人能否给予宽限期?被执行人需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执行法官进一步补充:“法院将监督履约,确保双方权益平衡。”
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申请人同意将履约期限宽限至2026年8月27日,被执行人承诺一次性支付债务。该案是九龙坡区法院践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缩影——通过分期履行、灵活调解等方式,既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又避免“一执了之”对企业造成冲击。
上门走访了解需求
把脉问诊精准施策
同日上午,九龙坡区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谢国忠率队深入重庆红天下食品有限公司和重庆山城鸽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参观生产车间、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并就土地征收、合同纠纷等司法需求提供“上门式”服务。市人大代表李金雨、汪传宏、吴嘉斌应邀参与,与企业代表共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结合实际提出建议,3名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李金雨肯定法院在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司法保障作用,建议围绕全区“1167”发展思路,持续优化法治供给,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汪传宏表示,“送法进企业”活动拉近了司法与企业的距离,希望常态化开展“上门普法”,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吴嘉斌表示,执行工作需综合施策,法院推动“共赢”的实践值得肯定,应继续落实“三个效果”的统一,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
开展涉企执行专项行动
司法服务赋能区域发展
据悉,2025年是九龙坡区法院涉企执行专项行动年及“执行规范年”,全院上下将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建设为战略支点,持续发挥司法服务保障作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执行局将围绕中心大局,以党建带队建促执行,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减少执行工作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加快推进信用修复机制等建设,不断优化司法服务举措,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九龙新城建设和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从巡回审判到上门纳谏,九龙坡区法院正以“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司法实践,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建设注入法治信心。
记者 叶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