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治刚
刀背梁,位于重庆石柱的七曜山大风门。单听这名字,就勾着人想去一探究竟。车开到半路,太阳躲进了云里,还好山里没起雾。小车慢慢往上爬,又走了十几分钟,我们提前下了车,找了处高地方眺望。都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看清刀背梁的全貌,就得远观。
远远望过去,我们这才看清了刀背梁的真容。只见一条公路横在山梁上,路两边的峭壁陡得快成直角了。一行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抬眼望,山尖上,大风车到处都是,它们立在峭壁上,大叶片慢悠悠转着,像是闯进了童话世界。
凉风吹过来,带着点冷意,催着我们再往前走。到了刀背梁跟前,大家决定下来走走,好离这份大自然的馈赠再近些。
一踩上刀背梁的脊梁,强劲的山风就扑过来,像是要把人卷进个没边儿的时空里。这风,带着高山的清冷和野地的自在,呜呜地像是在说些岁月的故事,让人心里不由得生出些敬畏。往四周看,山一座连一座,层层叠叠的,活脱脱一幅大画儿。
凑近了看刀背梁,光溜溜的峭壁上,稀稀拉拉长着几丛灌木,给山峰添了点生气。有一丛灌木上,开着几朵粉红的野花,倒给这险峻的山抹了点温柔。远处的山,慢慢变成了青黑色,跟天边融到了一块儿。这时候就想起那句诗:“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站在这天地之间,才觉出自己有多渺小。
我们在刀背梁上慢慢走着,虽说最窄的地方才五米宽,可走着走着,倒少了些害怕,多了点亲近自然的欢喜。“快看那棵松树!”有人喊了一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棵松树紧紧扒着石头,枝干往一边伸着,像是在跟狂风较劲,又像是在招呼远方来的客人。这时候就想起黄山的迎客松来,这棵松树虽说比不上,可在这荒凉的山坡上,也算得上是个出众的角色了。正看着,那松树上传来几声鸟叫,清亮里带着点凄清,一下子把大山的寂静打破了。再看时,一只山鸟从树叶里飞出来,飞得挺利落,朝着对面的山崖去了。
看得入神时,太阳从云里钻了出来,金色的光一下子把山野都照亮了,身上的寒意也散了。有了阳光照着,山峰的模样看得更清楚了,峭壁上的灌木和野花,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边,看着更鲜亮动人。山尖上的大风车,也闪着金光,转得更起劲儿了。
终究还是要走了。回头望时,刀背梁的轮廓在夕阳里愈发清晰,山风似乎还在耳边低吟,那朵粉红的野花、倔强的松树,连同转动的风车,都成了刻在心上的剪影。或许往后想起,这山的峻、风的烈、景的柔,仍会带着草木的清香,漫过记忆来。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区信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