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水是灵动的音符,奏响着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和谐乐章。过去一年,巫溪县水利局秉持着“水利为民、水利兴县”的理念,以实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水网规划、项目建设、供水保障、生态保护、移民后扶、灾害防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巫溪水利事业绘就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
精心进行县域水网规划
构建五体系大水网格局
巫溪县水利局深知水网规划对于全县发展的重要性,全面谋划“一区四片、互调互通”供水体系,“一河一库、河库联通”防洪体系,“景美岸绿、河畅水清”生态体系,“科学布局、融合发展”产业体系,“服务便捷、管理高效”智慧体系。这五大体系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形成了独立成系、合并成网的大水网格局。如今,巫溪水网规划已获市水利局审查通过,待县人民政府审定后印发,一幅宏伟的水利蓝图正徐徐展开。
资金是水利项目建设的关键支撑。2024年,巫溪县水利局积极争取水利专项资金7248.25万元,国债资金4.7795亿元。市级以上到位资金较去年增加3.94亿元,增幅达340%。这一显著的增长,为巫溪的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使得众多水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夯实水利发展根基
在水利项目建设方面,巫溪县水利局真抓实干,实施重大水利项目19个(新建11个,续建8个),推进前期项目6个。截止目前,已完成水利投资7亿元,同比增长20.7%。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建设,不仅提升了巫溪的水利基础设施水平,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为了解决水利项目建设的资金难题,巫溪县水利局全面深化投融资改革。与市农发行合作,将凤凰水库工程建设包装项目,配置河砂资源85万立方米,争取银行资金支持6.5亿元。还将西流溪水库扩建、咸水水库、小溪水库和抽水蓄能发电项目打捆包装,引进大型央企参与巫溪水利项目前期规划设计、建设等进行方案策划,总投资将超300亿元。这些创新举措,为巫溪水利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按“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完成一批”梯度推进前期工作模式,巫溪县水利局储备3年滚动项目30个,总投资196.6亿元;策划近期可争取国债项目22个,总投资26.5亿元;完成10个项目前期工作。其中,金盆水库、长丈沟水库、平溪水库已完成立项,正在编制可研报告,规划选址及用地预审;西流溪水库扩容、小溪水库、大龙沱(上磺寨沟)水库正在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红池坝至文峰胜利城厢片区引水保障工程、通城镇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前期;东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梅溪河流域和朝阳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正在推进立项、可研报告编制等工作。这些前期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巫溪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强大的后劲。
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守护居民用水安全
安排财政涉农整合资金(衔接资金)1458.39万元,实施供水项目28个,均已完工。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的供水条件,提高了农村供水的保障水平。
以万乐水厂为示范样板,巫溪县水利局推进乌龙乡林场村、兰英乡西安村等3处单村供水工程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2处。这种农村单村小型规范化供水模式的推广,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有助于提升农村供水的整体质量。
全面开展供水水质监管工作,以“采样”的方式共抽选41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对水质不合格的下达整改通知;对乡镇水厂水质开展监督检查12次,力争实现“喝好水”目标。通过严格的水质监管,巫溪县水利局为居民的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纵深推进生态保护
绘就绿色生态画卷
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压紧压实“河长制”责任,推行常暗访、月督导、季调度、年考核四步工作法,形成三级河长联动、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共同参与的管河护水工作格局。强化涉河管控力度,问题整改实行蓝黄红三色预警督办机制,整改历史遗留和群众反映突出的涉河问题30余个。河长制的有效落实,使得巫溪的河流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强化超计划用水监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0%、14%;持续推进节水型载体建设工作,创建节水型企业2家、创建节水型居民小区2个,成功申报市级节水型企业1家;建立水资源费征收线上监测、线下复核机制,巩固提升取水工程218个,升级改造32个取水计量监测站点,截止目前累计缴纳水资源费约566万元;健全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机制,全县重要河流生态流量达标率100%;完成首例取水权交易和山地城市雨水径流试点项目建设。通过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巫溪县水利局严守水资源“三条红线”,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尖山镇白步清洁小流域项目顺利推进,并完成巫溪县2025年羊桥坝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储备。这些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持续推进移民后扶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帮扶特色优势,巫溪县水利局打造以“水”为媒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争取后续后扶和对口支援资金支持,到位各类扶持资金5611万元,实施项目21个,直接受益人口1万余人,2024年度三峡后续项目专项资金拨付率位居榜首。这些后扶项目的实施,为移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大宁河上游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柏杨河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提升柏杨河滨水空间自然生态功能,精心打造林水相依、城水互动、景观丰富的生态宜居县城、构建以水为脉、蓝绿交织的自然水系生态格局,柏杨河已成为群众满意的安澜河、生态河、幸福河。这些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增强灾害防御应对能力
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去年7月中旬特大暴雨,县水利局精准预警预报,科学调度泄洪,组织转移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232户634人,成功应对各中小河流超标准洪水。主动对接市水利局依托重庆政务·水旱灾害防御平台,积极开发智慧防御特色应用,巫溪子场景已纳入全市首批“一地创新·全市共享”数字防汛建设。通过精准的预警预报和科学的调度泄洪,巫溪县水利局在汛期成功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持续干旱高温达80天,县水利局落实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分片包干责任,通过调度水厂错峰分片供水、安装应急管网调水引水、组织乡镇拉水送水等方式,成功解决干旱期间4.4万人、3.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这些抗旱措施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干旱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沈远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