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成绵三地法院司法警察教官齐聚重庆

探索警务培训服务实战新路径

  ▲射击训练

  ■ 重庆法治报  重庆长安网

  记者   张柳妞

  本报讯 为深入落实首届渝成绵三地法院司法警察工作合作联席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三地司法警察初级教官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近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杨勇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举办了第二届渝成绵三地法院司法警察初级教官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为期三周。来自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及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辖区两级法院的31名训练骨干汇聚重庆南山东麓,围绕如何设计一堂课、怎样上好一堂课,进行了一场深度探索。

  本次培训课程设计紧扣“如何设计一堂课,怎样上好一堂课”这一核心目标。重点围绕“怎样成为一名教官”——探讨教官的角色定位、职业素养与职责使命;“怎样设计一堂课”——学习课程目标设定、内容结构规划与教学方法选择;“怎样讲好一堂课”——掌握课堂组织、语言表达、互动技巧与教学节奏把控;“怎样写好一份教案”——规范教案编写格式、内容逻辑与实操要点。

  来自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渝成绵三地中院及部分辖区法院、广东法院司法警察教官人才库、西南政法大学、重庆警察学院、南岸区公安分局训练基地的领导、教师、教官们围绕培训目标,倾囊相授。

  据介绍,“杨勇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教官团队在培训前进行了集中备课,审核课程内容,统一培训思想。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对司法警察与司法警务辅助人员职责职权的不同规定,本次培训班采取了“分班施训”的培训形式,司法警察参与武器规范使用科目的培训及考核,司法警务辅助人员参与徒手防御与控制、基础体能、队列训练等科目的培训。

  培训班首次实施“战训融合”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培训班成员警务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等优势,组织培训班全体学员参与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件大型刑事案件庭审警务保障任务,其中抽调部分刑事警务保障经验丰富的学员组成观摩组,对警务活动进行全程观察记录,任务结束后,协助法警支队就本次警务活动进行复盘和点评,探索出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警务培训服务于实战的新路径。

  同时,培训充分运用“三带来”(带问题来、带课程来、带决心来)、微课堂和集中备课、无领导小组讨论、说课等教学形式,注重提升学员问题意识和课程开发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为实现以考核促训练、强作风、提能力,培训将学员日常学习表现和随堂测验相结合,经过日常考勤、随堂测试和集中考核,11名学员被认定为合格,其中5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其余20名学员顺利结业。不断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发了全体参训学员遵规守纪、刻苦参训、比学赶帮的意识和热情,确保培训班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据介绍,2024年3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举办了首届成渝地区中院司法警察初级教官培训班,探索成渝地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合作机制。今年3月,首届渝成绵三地法院司法警察工作合作联席会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落实三地中院签署的《司法警察工作合作协议》,探索三地司法警察工作高质量融合发展各项机制。下一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将进一步探索公安机关加渝成绵三地法院的“跨警种+跨地域”司法警察培训新模式,为三地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警务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渝成绵三地法院司法警察教官齐聚重庆~~~
江津区法院:~~~
开州区法院:~~~
~~~
城口县法院:~~~
~~~永川区法院能动执行,为19名农民工兑现工资为企业修复信用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橄榄绿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区县行
   第11版:理论窗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副刊
   第14版:副刊
   第15版:区县行
   第16版:区县行
探索警务培训服务实战新路径
拖欠货款引发纠纷 悉心调解重归于好
关注“箭楼”修复进展 落实公益诉讼判决
图说新闻
巧借“六尺巷”智慧 田间定界化积怨
这张自动履行证明“价值2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