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州区检察院:

抽丝剥茧找到真相 确认伤者系自损伤

  两人打斗,一人骨折受伤。当伤者欲追究对方刑事责任时,对方却坚决否认。真相到底是什么?近日,万州区检察院检察官秉持“三个善于”理念,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凭借环环相扣的证据链与逻辑链,最终揭开了受伤真相。

  谭某与刘某系朋友,2024年2月23日晚,二人因琐事发生争吵并升级为推搡打斗。后经鉴定,刘某右手第四掌骨骨折,构成轻伤二级。同年8月,公安机关以谭某涉嫌故意伤害罪移送万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我确实动过手,但绝对没打他的右手!”面对讯问,谭某拒不承认。按常理,主动认罪赔偿本是其争取从宽处理的理性选择,但提及关键伤情时,有犯罪前科的谭某却坚决否认。这让检察官心生疑虑:“若真为逃避累犯重罚,他为何独独在此细节上坚持?是心存侥幸还是确有隐情?”

  为进一步查明真相,办案团队展开了细致调查,多次主动联系、外围查访,并第一时间重访事发地。

  在核实案情时,两名证人不约而同提及的一处细节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说来也奇怪,打斗之后,刘某压根没说到手痛,还自己开车回家了,到家后才听他说可能骨折了。”

  “骨折的痛感明显,为何刘某第一时间竟毫无反应?刘某的伤情会不会是自己造成的?有没有考虑过‘拳击手骨折’的可能?”在该院检察官联席会议的讨论中,一个意见忽然点醒了大家——拳击手骨折,通常指第四或第五掌骨近关节处骨折,常发于握拳敲击物品之后,是由于受伤者自身原因造成,因与拳击手时常遭遇骨折的情形近似,故而得名。而在该案中,刘某曾一拳打伤谭某的眉弓。检察官由此判断,刘某的伤情不排除是“拳击手骨折”的可能。

  为进一步强化证据、依法妥善办理该案,万州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委托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司法鉴定中心,就该案伤情鉴定开展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经认真比对分析,鉴定意见认为,刘某伤情符合“拳击手骨折”特征,属于攻击性自损伤。

  随后,公安机关认可了万州区检察院作出的审查意见书,确定刘某伤情属于主动挥拳导致的自伤情形,依法不应当追究谭某刑事责任。2024年12月,公安机关作出撤销案件决定书。通讯员 刘 虎 记者 罗 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巫山县检察院促成长达七年的土地租赁纠纷和解
永川区检察院:~~~
~~~——记长寿区检察院检察官罗钰镕
万州区检察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区县行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辛辣味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检察官巧妙找到破局钥匙
公开听证还原真相 释法说理解开心结
把每个案子当提升能力的阶梯
抽丝剥茧找到真相 确认伤者系自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