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自我探寻中走向觉醒

——读黑塞《悉达多》

  ◎ 童军华

  翻开《悉达多》,我被带入了一个古老而充满智慧的世界。黑塞笔下的悉达多,不是遥不可及的神祇,更像是一位在人生旅途中与我们同行的伙伴,他的故事质朴又深刻,让人不禁在阅读中一次次审视自己的内心。

  悉达多出身于高贵的婆罗门家庭,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可他的内心却总是被一种莫名的不满足感困扰着。在众人眼中,他的生活堪称完美,可只有他自己清楚,这并不是他想要的。这种对现状的不满足,让我想起自己曾经的经历。那时我在一份安稳的工作中,每天按部就班,生活看似平静无波,可心底总有个声音在问:“这就是我想要的一生吗?”悉达多毅然决然地离开舒适圈,踏上探寻自我和生命真谛的道路,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就像我当初鼓起勇气去尝试新的领域一样,未知充满了恐惧,但也藏着希望。

  悉达多先成为了一名苦行者。他远离尘世的繁华,在山林中忍受饥饿、寒冷和肉体的折磨,试图通过苦行来获得心灵的解脱。他的身体日益消瘦,精神却在痛苦中愈发清醒。这让我想到那些为了追求梦想而拼命努力、不惜付出一切的人,他们在困境中咬牙坚持,只为心中那一丝微光。然而,悉达多最终发现,苦行虽然能磨炼意志,却无法真正抵达他所追寻的智慧彼岸。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会陷入一种盲目努力的误区,以为只要付出足够的艰辛,就能实现目标,可最终却发现方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成了泡影。

  离开苦行生活后,悉达多走进了世俗世界。他遇见了美丽的女子卡玛拉,学会了爱与被爱;他跟随富商学习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他尽情享受着物质带来的快乐和感官的愉悦。这一段经历,就像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世俗生活。我们在功名利禄和情感纠葛中徘徊,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悉达多沉迷于世俗的享乐,渐渐迷失了自我。他变得虚荣、贪婪,内心被无尽的欲望填满。这让我想起自己在面对诱惑时的挣扎,那些曾经想要拼命抓住的东西,最后却成了束缚自己的枷锁。

  当悉达多终于对这种奢靡的生活感到厌倦时,他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迷茫。他看着镜子中那个陌生的自己,就像我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突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陌生和困惑一样。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在转轮上不停奔跑的仓鼠,看似忙碌,却毫无意义。于是,他再次选择离开,来到河边,遇到了摆渡人瓦苏代瓦。在河边的日子里,悉达多开始倾听河水的声音。河水就像生活的隐喻,它包容万物,有平静的水面,也有湍急的暗流,有清澈见底的时候,也有浑浊不堪的时刻。悉达多从河水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一切都是循环往复,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没有永恒的痛苦与快乐。这让我想起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陷入了绝境,可只要换个角度看,也许就能发现新的转机。

  悉达多的故事,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缩影。我们都在不断地寻找,寻找自己的价值,寻找生活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犯错,会迷失,会感到痛苦和迷茫。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逐渐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和睿智。就像悉达多,他走过了那么多的弯路,才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宁静。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绝对正确的道路。我们不能盲目地追随他人的脚步,而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地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就像悉达多,他没有因为家人的期望而安于现状,也没有因为社会的标准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他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哪怕这条路充满了荆棘。

  《悉达多》也教会我要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快乐还是痛苦,它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不能只想要美好的事物,而逃避困难和挫折。就像河水接纳了所有的支流,我们也要接纳生活的多样性。当我们学会接纳时,内心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宽广。

  读完《悉达多》,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漫长的心灵之旅。它让我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每当我感到迷茫和困惑时,我都会想起悉达多的故事,想起他在寻找自我的道路上所经历的一切。我相信,只要我们像悉达多一样,勇敢地面对自己,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终有一天,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觉醒”之路,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锦江小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外二首)
~~~——读黑塞《悉达多》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要闻汇
   第04版:检察专刊
   第05版:天平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区县行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辛辣味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帮妈妈找老家
黄昏
在自我探寻中走向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