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孝忠)为进一步提升干警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和水平,以及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诉讼活动,5月13日下午,铜梁区法院2025“巴岳讲坛”第三期·名师精讲第三讲开讲,邀请铜梁区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赵华萍及铜梁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陈绍平为该院干警授课。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请配合安检”“诉讼服务中心请往左边走”……
课堂上,赵华萍从数字、人称指代等手语常用词汇着手,结合立案接待、诉讼引导、庭审等常见交流场景,对相关专业词汇和短句进行了手语演示和现场教学,参训人员跟随演练,迅速掌握了日常手语。
“之前遇到听障当事人,只能依靠纸笔或家属转述,效率低且易产生误解。”该院立案庭法官助理在演练后感慨,“现在学会了基础手语,不仅能提高沟通效率,更能让当事人感受到尊重与关怀。”
“心脏骤停的急救成功率每延迟1分钟就会下降7%~10%。”陈绍平通过真实案例,演示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解除、外伤包扎等技能。干警们分组操作人体模型、掌握AED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关键要领。
该院法警大队政委表示:“法院每天要接待大量当事人,尤其是老年人突发晕厥、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急救培训让我们从‘第一目击者’变为‘第一响应人’,真正筑牢诉讼服务的安全防线。”
铜梁区法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升级无障碍诉讼服务设施、深化干警综合技能培养,让手语的“无声关怀”与急救的“生命守护”成为司法温度的生动注脚,为特殊群体铺就一条更有尊严、更具安全保障的“公平正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