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 难
在国家军事力量的宏伟版图中,海军舰载机部队宛如一把锐利的深海之剑,捍卫着辽阔海疆。朱秀海先生的《海天雄鹰》,以细腻笔触与磅礴叙事,将我国海军舰载机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与英雄群像,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宛如一部激昂奋进的强军史诗,奏响了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时代强音。
《海天雄鹰》的开篇独树一帜,作者并未急于展开主角的故事,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一片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大海。波涛翻涌的海面,远处若隐若现的航母轮廓,以及海天交接处那一抹即将破晓的曙光,营造出一种蓄势待发的紧张氛围。这种极具画面感与悬念感的开篇,瞬间将读者拉进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海军世界,让人好奇在这片海天之间,即将上演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书中的核心人物,以谢振宇、秦大地等舰载机飞行员为代表,他们是一群被时代选中的勇士。选拔过程之严苛,犹如在万千沙砾中筛选最璀璨的珍珠。这些来自不同部队、有着不同飞行经验的飞行员,带着各自的荣耀与梦想汇聚于此。他们面对的,是全新且复杂的舰载机飞行领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狭小封闭的座舱、变化莫测的航母甲板气流,以及在高速飞行状态下精准着舰的超高难度,每一项挑战都如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他们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艰苦的训练中,他们不断突破身体与心理的极限,从一次次失败中汲取经验,用汗水与鲜血浇灌着成功的希望。
海军副司令衣正邦,无疑是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他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舰载机对于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推进舰载机项目的过程中,他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与坚定决心。面对技术封锁、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重重困难,他四处奔走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为项目的推进创造条件。他就像一位沉稳的舵手,引领着整个团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坚定前行,为舰载机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朱秀海先生对舰载机试飞关键环节的描写细致入微,堪称一绝。在描写起飞场景时,战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强大的推力让机身微微震颤,仿佛一头即将扑向猎物的猛兽。而在着舰环节,更是将那种生死一线的紧张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航母在波涛中起伏,飞行甲板就像一个在风浪中飘摇的移动靶标,舰载机以极高的速度俯冲而下,飞行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精准判断高度、速度和角度,让战机稳稳地钩住阻拦索。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惨剧。这些精彩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舰载机试飞工作的惊险与艰难,更让我们对这些“刀尖舞者”的精湛技艺和无畏勇气肃然起敬。
《海天雄鹰》不只是一部描写个体英雄的作品,更是对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的生动写照。它全方位展示了从航母的建造、舰载机的研发,到整个海军作战体系逐步完善的艰辛历程。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日夜钻研的智慧结晶,是海军官兵们默默坚守与无私奉献的结果。它让我们看到,中国海军为了走向深蓝,为了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与牺牲。
从文学价值来看,《海天雄鹰》叙事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饱满。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紧密相连,既有对紧张试飞场面的精彩描绘,又有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紧张,又能体会到人性的温暖与力量。《海天雄鹰》是对中国海军舰载机事业的深情礼赞,是激励我们不断追求强国梦、强军梦的精神动力。
当合上《海天雄鹰》,心中依然回荡着舰载机翱翔海天的轰鸣声。它让我们铭记,在祖国辽阔的海疆之上,有这样一群钢铁卫士,他们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着中国海军的辉煌篇章。这部作品,也将作为一座文学丰碑,见证中国海军从弱小走向强大的伟大历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拼搏。
(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