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伦祥
“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当大地山寒水瘦、落木萧萧时,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重庆万州却呈现出高峡平湖、万顷碧波的壮观景象。每年这个时节,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万州,一睹水之浩荡。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已有1800多年建城历史的万州,因长江而灵动,因长江而靓丽。每年秋末,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大坝闸门一关,江水一寸一寸上涨,在海拔175米高度完成“高峡出平湖”壮美画卷。漫步在平坦如砥的南北滨江路,放眼长江,烟波浩渺,澄澈清透,两岸高楼倒映江中,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水墨山水画。
万州城在长江北,我家在长江南,两者相距30公里。13岁之前,我从未进过城,也未见过长江。那年暑假,我收购鸡蛋到城里贩卖,在江南等轮渡过程中,第一次见到长江。时值汛期,江水夹着泥沙汹涌而来,浑浊不堪,不少秸秆、木棍等漂浮物在巨大的漩涡边直打转,湍急的江水像脱缰的野马向下游疾驰而去,一路卷起的狂浪如鞭子一般使劲抽打着堤岸,令人毛骨悚然。
好不容易过江进城。我第一眼看到的是高高的石堡坎,以及石堡坎上低矮的瓦房和石缝中斜刺长出的黄葛树,生活污水从毫无遮掩的下水沟飞流直下,直排长江。城市道路狭窄坡陡,人车混行,小商贩东游西荡,无序竞争。紧临江边的一马路、胜利路的房屋七零八落,低矮破旧,洪水已淹没了大半,居民坐在街沿欲哭无泪。
第二年寒假我再进城,看见枯水期的长江水位下落,泥沙沉积,水倒是清澈了,但河床变窄,激流争涌,险象丛生。屹立在江中的草磐石、千斤石露出狰狞面目,称之为“三石锁江”,上游来水流经此处,碧玉飞溅,漩涡潜伏,船舶通行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江水昼夜不停向东流,日子翻到了新的一天。1994年,三峡水库动工修建,桀骜不驯的长江开始往人们设计的方向流淌。万州抓住千载难逢的移民搬迁机遇,高起点规划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不几年,一座座高楼在江北江南拔地而起,新城道路宽敞笔直,街面整洁漂亮。此时人们看到的长江还是那条长江,但视觉上发生了位移,由临城而过变为穿城而过。
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盈盈上涨的江水,把万州这座山水城市的立体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一年夏天,我一位北方朋友专程来万州观光,平时看惯了“一碗水、半碗沙”的黄河,以为长江水清如许,清澈透明,结果大失所望。朋友在阵阵叹息声中,带着些许遗憾离开。那时,长江沿岸乱砍滥伐、水土流失、非法取沙、污水直排时有发生,母亲河受到了严重污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长江及流域各支流实行河长制,加强生态环境分段把控,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种情形下,重庆长江生态检察官应运而生,以法治力量守护青山碧水,他们巡查排污源、督战养殖场、取证毁绿地、修复生态林……用责任和担当,护佑库区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经全社会共同发力,如今三峡库区天蓝云白草青青,风光无限,美不胜收。流经万州段的长江,由瘦小变丰腴、由水浊变水清了,过去与现在,判若霄壤。
又是一年橙黄橘绿时,三峡水库蓄满水后,犹如天上掉下的一块碧玉,把万州擦拭得十分明亮。一只只白鹭在绿烟中翩翩起舞,一对对野鸭于黄昏中轻轻划过水面,一群群红嘴鸥从遥远的西北利亚赶来打卡。大江的魅力远不止于此,第八届世界大河歌会以万州高峡平湖夜景为背景,把舞台设计延伸到长江游轮上,美轮美奂,独具匠心,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感受到了长江的魅力和文明的力量,同时也见证了万州奋楫笃行的坚实步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看山心静,看水心宽。水,能洗涤尘埃、洗濯心灵。如果你能从浮躁和喧嚣的尘世中抽身出来,相约在万州与一湖浩浩荡荡的碧水见面后,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作者单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