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最是心安处

  ◎ 黄金泽

  故乡是心灵安放的地方,永远滋养着我们的灵魂。

  小时候总想离开家乡,现在最想回归的也是家乡。家乡有最美丽的风景、最珍贵的记忆和最纯真的情感。

  到了一定年龄,故乡会让人魂牵梦绕。很久以来,节假日我都没有外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我也不例外。一放假,我们一家就收拾行李,驱车直达百多公里外的故乡。

  回到家已是傍晚时分,斜阳挂在对面山头,很快就会下到山的那一边,乡村逐渐安静下来。夕阳西下,是老家一道美丽的风景。天边的晚霞,千变万化,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形状,让人迷幻。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割完草后,总喜欢爬上山顶欣赏晚霞夕照,想象着山那边的美好世界。

  父母在世,他们的愿望就是守住老屋,只要守住老屋,就会迎来一家团圆。如今,父母远去,老屋紧锁,我们得自己打开房门,铺上床上用品,又搬来椅子,静静坐在院子里。乡村静谧,只有风的声音。风吹过房前屋后的竹林,“沙沙沙”的声响,熟悉又美妙。风过之后,蛐蛐和虫子的叫声响起,一声接着一声,充满质朴的韵律感,让人无比亲切。中秋了,天上的月亮也圆了,又让人多了一份思念。

  第二天清晨,一觉睡到自然醒。妻子说昨晚睡了个好觉,许久没睡这么香了。早上的空气格外清爽,起床下到院坝,抬眼对面,青山不墨,满目葱郁。秋风送爽,带着桂花的香。朝阳爬上东边的山头,发出万道金光,将整个村庄照拂。村子又开始了一天的人间烟火,留守村里的年轻男女下地劳作,老人们不约而同来到乡村公路上继续着昨天没有聊完的话题。

  每次回家,我们都会到山里去看望远行的父母。傍晚时分,沿着弯曲的山路,我们来到坟前,拜谒双亲,清理坟地周围的杂草。我们席地而坐,任山风吹拂,任思绪飘飞。四周青山巍峨,一座接着一座,山山相连。小时候,我们就在这山里放牛割草,来回穿梭,总想攀上最高最远的山峰。而我的父母从没想过要走出这大山,一生都在这山里劳作。山上山下,方寸之间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深爱这大山,爱着山里的每一寸土地。走后,又与青山永久化为一体。

  回到故乡,与乡邻们聊上几句,才不虚此行。从我记事起,垭口就是村民们收工后纳凉、聚会的地方。当我到达垭口时,垭口早已热闹起来。在云南做装饰工作的隔壁六叔,娶了外地媳妇,多年都没回家。前年,他专门回老家建房,这次也携带家人回家度假。他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外面世界的精彩,他嗓门有点儿大,自带扩音装置,很远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在场大多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当然,也有像我一样回乡的中年人。我和六叔可是一起长大的伙伴,只是他比我年长一些,辈分也比我高。我和六叔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特别是小时候一起放牛的往事,现在想来,仿佛就在昨天。

  我的邻居邓大孃可是个热心肠,说话总是快人快语。她的结婚日,恰好是我的出生日。母亲生我时,胎盘出不来,在这人命攸关的时刻,邓大孃毫不犹豫地把结婚的八十多元礼钱借给我父亲。父亲带着借来的钱,找来几个青壮年,用担架将我母亲抬到几十公里外的镇上医院,母亲得以及时救治,我也有幸得以存活。邓大孃见我回来了,非要将在林子里捡拾的“九月香”给我,叮嘱我带回家淘洗干净,直接下锅,和着面条煮来吃。

  假期后面几天,恰好我值班,不得不提前返回。返程时,已是暮色四合,亲人们依旧到车坝送行。车里塞满了新收割的大米,家乡的老南瓜、土豆等农产品,更有姐姐刚打的还带着余温的糍粑。

  走过千山万水,历经人生坎坷,总有一些温暖在心间。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生命最好的馈赠。更有故乡的人,把山里人的质朴纯粹深植我们内心,让我们不管经历多少人生坎坷,始终保持一份最真挚的情感,始终相信人间值得,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总与美好不期而遇。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监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
~~~(外一首)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6版:检察专刊
   第07版:最前沿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公安专刊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案与法
   第13版:微服务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万州看水
晒秋
远山来信
故乡最是心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