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 新 记者 张柳妞)近日,北碚区公安分局天生丽街警务站通过警银联动机制,及时劝阻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为群众止损3万元。
近日,天生丽街警务站接到辖区某银行工作人员的紧急预警:“这边有一位老年客户刘婆婆,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执意要取3万元现金。我们劝不住,需要民警过来帮忙!”
原来,当天刘婆婆独自到网点办理取现业务。按照日常服务流程,银行工作人员细致询问其取款用途。刘婆婆急忙解释:“我儿子说他突然生病了,等着这3万元治病呢!”
原来不久前,她接到陌生座机来电。对方与她儿子的声音十分相似,说自己“突发急病”,接着又以“病情紧急,没时间细说”为由,只让刘婆婆尽快取出现金,到时候会有“朋友”上门来取。担忧子女的刘婆婆未及细想,就匆匆前往就近的银行,打算取钱给“儿子”治病。
凭借日常反诈培训积累的敏锐直觉,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到此事有诸多疑点——对方未说清具体病情、就诊医院,也没有用常用的手机号联系,催款又紧急……结合常见诈骗套路,工作人员判断刘婆婆大概率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便第一时间联系天生丽街警务站求助。
接警后,民警廖敏、刘天雨立即赶赴该银行网点。见到焦急万分的刘婆婆,民警先轻声安抚她的情绪:“婆婆别慌,咱们先核实清楚,别被坏人钻了空子。”待她情绪平复后,民警仔细询问了陌生来电的时间、通话内容等细节,又当场拨打了刘婆婆儿子的常用手机号。
“妈,我身体好得很,没生病啊!”电话那头,刘婆婆的儿子明确表示自己没有生病,也没有联系母亲要过钱,还反复叮嘱母亲“千万别信陌生来电”。听到儿子的声音,刘婆婆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还好警察来得快,要不我这钱就被骗走了!”
随后,民警廖敏、刘天雨结合这起案例,向刘婆婆详细剖析了“冒充亲友”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这类骗子通常会利用长辈对子女的关心和担忧心理,故意编造‘生病’‘出事’等紧急情况,目的就是让受害人来不及核实情况就匆忙转账或取钱,以此骗取钱财。”同时,民警还特意提醒刘婆婆,今后再接到涉及钱财往来、要求转账或取现的电话,无论对方自称是“儿女”“亲戚”还是“熟人”,都一定要通过自己已知的、可靠的联系方式,多方面核实情况,切勿轻易相信陌生来电,更不要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
事后,刘婆婆向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连连道谢,还主动表示以后一定会提高警惕,守好养老钱,还要把这些反诈知识告诉身边的老邻居,让大家一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