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枝头笑靥

  ◎ 吴天胜

  那条路,像彩绸似的从城市东边绵延至西边。路两旁,种了许多月季,一年四季,总会开出大朵绚丽的花儿来。

  初见这些月季,市民纷纷惊诧,这是什么花儿?茎干笔直,顶端膨大,仿佛顶着糖果球,像月季,又没藤,若不是,偏又开出月季的花儿来,且比普通月季花更大、更艳,难道是月季的远房表亲?问过懂园艺的朋友,方知这是通过嫁接培育的新品种,仍属月季,俗称“棒棒糖”。这个名字形象、生动,老少皆爱。

  最初爱上月季,是在一个同学家。同学母亲很好客,对串门的孩子很热情。如此,我们少了很多拘束,很快便发现了宝贝。她家房前屋后种了许多月季,又正当开繁时节。大家喜爱不已,围着花儿闻来嗅去,指指点点。见此,同学母亲便引我们到她家的花圃前,地里是整整齐齐的月季树苗,已经长出嫩芽来。她用锄头带土挖出树苗,送我们每人两棵。

  闲谈得知,同学母亲每年都要扦插一块地的月季树苗。因为周边村民早已知晓他家的月季开得好,一到春天,便会讨几棵种在房前屋后。见我特别喜欢,同学母亲又剪了几枝月季花送我。绽开的花儿像极了她脸上的笑容,一直存在我记忆里,始终慈祥、和蔼、亲切。 

  路上的月季仿佛开在了市民心尖上,每每路过,必会驻足赏玩。碰上青葱少年,定能诵出郑板桥的“一尖已剥胭脂笔,四破犹包翡翠茸”。亦有慢步走过的长者,他们自会吟出苏东坡的诗句,“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无论少年还是长者,他们赏着、吟着时,脸上都露出了浅浅的笑容,一时竟分不出花儿是笑容开的,还是笑容由花儿变的。

  我吟不出那些绝美的诗句,又想将这些“四时春”拥占。趁月季修枝时,在路旁捡了几枝回去,插进花盆里。每日殷勤浇水施肥,只等它生根发芽。春杪扦插的枝条很快冒出嫩芽,不想正赶上入夏,烈日一烤就蔫了。

  那时,当季的月季花儿逐渐凋零,缤纷的花瓣坠满树底,直觉惋惜。我却不然,料想月季的根系在地下悄然织网,花信的力量正在城市肌理中蔓延。花儿本就和笑容难分,当它掉在树底后,花信的力量难道不会随庞大的根系伸进千家万户?

  于是,我没有放弃,不断地捡来枝条扦插,相信终有一天,月季会成活。

  经历了春插、夏插、秋插的失败后,再次扦插已是霜降。期间,我已摸清它们成活的规律,也知道了哪棵月季的花儿是红色,哪棵是粉色,哪棵开得大,哪棵较含蓄。在园艺工人剪下入冬前的最后一剪时,我在早已选好的月季树下,捡回了一根根枝条,插入花盆。我知道,接下来将不再有异常气温,只待时节,阳台上将会开出笑靥般的花儿来。

  其实,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我工作所在的公安局大院里也感受到了月季的花信。

  公安局前院是花圃,种了些柚子、樱花、桂花等。这些树木高大、常绿,彼此留有间隙。有人建议,在间隙处,种上些“棒棒糖”,不但可以“补白”,也可“四时春”。

  建议得到响应,负责后勤的同事买来成树,在间隙处三五成群地种下。更有几丛,种在了去信访室的路边。月季不高,采用高桩嫁接,主干约纸杯粗,枝条似指柔。这样的树苗好种易活,栽下即可开花。

  果然,待到路旁的月季再开花时,公安局院中的月季也次第开出了红的、粉的花儿。花期一到,同事们便纷纷来到院中,远观的、近瞧的,总也赏不够,一个个露出笑脸,像盛开的月季。

  曾见一忧心忡忡的群众向信访室走去,不期然经过院中的月季。清风恰好拂过,摇曳的花枝绊住了她的眼神。或许是在赏花,或许是在调整心绪,她居然在花下怔了一会儿,然后才走进信访室。出来时,她紧锁的眉头已然展开,换上一脸如花的灿烂。我猜想,莫非那月季的花信传进了信访室?却又在什么时候,开上了她的心头?

  忽然想起家中的月季,刚好妻子发来视频。阳台上红的、粉的一朵朵,正在风中笑得前仰后合,像颗颗绽开的“棒棒糖”。

  (作者单位:重庆市梁平区公安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外一首)
~~~
~~~(外三首)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深关注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公安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深度访谈
   第09版:法规解读
   第10版:橄榄绿
   第11版:检察专刊
   第12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3版:微服务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我的学生
都市搬家
躲在父亲的影子里
落 日
枝头笑靥
夏 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