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重庆市永川区法院与四川省泸县法院通过“党建+执行”深度融合,成功找到“失踪”被执行人,成功执结1万元案款。
紧急线索触发跨域执行协作
“喂,是永川区法院吗?我在泸县立石镇某饭店发现了被执行人罗某!”5月23日,一通急促的电话打破了永川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平静。在申请人杨某与被执行人罗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罗某在判决生效后不仅规避执行、恶意转移财产,更以失踪方式逃避偿还1万元借款。正当申请人杨某一筹莫展之际,意外发现被执行人行踪,遂第一时间向法院报案。
永川区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快执团队接警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经研判,被执行人所在地距永川城区50余公里,驾车需1小时以上。为防止被执行人再次隐匿行踪,司法警察大队果断启动与四川省泸县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的“川渝跨域执行协作机制”,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实时传输法律文书及执行请求。
四川省泸县法院云景法庭司法警察接到协助指令后,立即组建3人执行小组,携带执法装备于10分钟内出车赶赴现场。
川渝联动上演执行“速决战”
15分钟后,四川省泸县法院执行小组抵达被执行人出现的饭店,却发现罗某已察觉异动并转移藏匿。执行干警并未气馁,转而向申请人了解其住所信息。考虑到被执行人警惕性强,司法警察换上便装前往其住所蹲守。20分钟后,蹲守干警发现罗某踪迹。
此时,重庆市永川区法院执行团队仍在高速路上疾驰,四川省泸县法院执行小组已率先开展执行攻坚。“我们已掌握你上个月2万元微信流水记录”“拒不履行将面临以拒执罪进行刑事追责”——面对突如其来的执行干警及确凿的财产证据,罗某神色骤变、冷汗直冒。
在司法的强力震慑下,罗某最终同意履行还款义务。随着手机短信“叮”的提示音,1万元案款通过微信转账全额到账。从接到报警到执行完毕,全程仅耗时1小时,一场跨省执行“闪电战”圆满收官。
党建引领凝聚协作共识
据了解,本案的高效执结,是重庆市永川区法院与四川省泸县法院“党建+执行”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自两地法院建立党建共建机制以来,通过联合开展“党建聚合力 发展谋新篇”主题党日活动,围绕执行难点问题开展联合研讨、实战演练,形成“理论共学、队伍共建、业务共促”的协作模式。
此次跨域执行中,两地司法警察大队以党建引领凝聚协作共识,通过执行指挥系统无缝对接、线下警力快速响应,实现了“信息共享零延迟、执行联动零障碍”。
“以党建带队建强管理促审判,是提升司法协作效能的重要抓手。”重庆市永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地法院将持续深化川渝司法协作机制,以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强化政治引领,以跨域执行联动机制为依托提升执行质效,通过“雷霆行动”常态化打击规避执行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通讯员 李 盼 记者 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