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司法+科普”跨界守护美丽中国

渝北区法院将“美丽中国我先行”生态法治讲堂搬进自然博物馆

  本报讯(通讯员 郭珺瑶 记者 朱颂扬)为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近日,渝北区法院将巡回法庭“搬进”重庆自然博物馆,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狩猎刑事案件,并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共同开展“美丽中国我先行”生态法治讲堂(如图)。

  探秘自然

  触摸敬畏生命的时空密码

  “鸟笼里的鸟,到底是自由的还是被困住的?”一位小学生仰着天真的小脸,指着重庆自然博物馆里展示的珍稀鸟类,向身旁的同伴发问。

  话音刚落,全国人大代表黄大勇语重心长地说:“用非法手段把野生鸟儿关进‘鸟笼’,这‘鸟笼’就成了禁锢自由的枷锁;对违法者来说,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编织的‘囚笼’。”这段充满哲思的对话,拉开了这场别开生面的生态法治教育活动的序幕。

  当天,一行人走进重庆自然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部波澜壮阔的生态史诗。恐龙化石以沉默却震撼的姿态,诉说着远古生命的辉煌;珍稀动植物标本静静陈列,定格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生态奇迹。当众人驻足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展区时,看着那些因生态破坏而濒临灭绝的物种标本,压抑的叹息声此起彼伏。“每一种生命都是地球写给人类的诗,我们必须当好护诗人”,这场沉浸式的体验,让“敬畏自然”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巡回审判

  敲响生态法治的时代警钟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起非法狩猎案件的公开巡回审判正式开始。

  2024年10月,被告人钟某临时起意猎捕斑鸠,遂驾车来到某镇附近支路。发现鸟类踪迹后,钟某使用装好铅弹的气枪进行击杀,并将击中的猎物放进空塑料桶。返程途中,钟某发现斑鸠等鸟类踪迹,再次开枪击杀。经鉴定,钟某共猎捕10只珠颈斑鸠、2只山斑鸠、1只池鹭,均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造成生物多样性损失共计4100元。

  法庭上,钟某如实供述了案件事实,自愿认罪认罚并支付了生态损害赔偿金4100元。法院经审理认为,钟某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狩猎工具进行狩猎,构成非法狩猎罪,当庭判处钟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将其非法狩猎所用的气枪予以没收。

  庭审结束后,渝北区法院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开展“美丽中国我先行”生态法治讲堂。法官们通过“以案释法+互动答疑”的形式,以可感知的生活场景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野生动物保护法、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和法律责任变得清晰可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渝北区法院将“美丽中国我先行”生态法治讲堂搬进自然博物馆
大足区法院:~~~
万州区法院:~~~
~~~
~~~重庆市永川区法院与四川省泸县法院“党建+执行”深度融合,提升司法协作效能
潼南区法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检察专刊
   第05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天平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公安专刊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理论窗
   第13版:微服务
   第14版:辛辣味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司法+科普”跨界守护美丽中国
博主转发不实信息被判承担侵权责任
便民法庭进乡村 法护千年银杏树
图说新闻
被执行人突现身 跨域协作兑案款
救助涉诉困难儿童 用法治之光护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