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风子
那天是美遇见美。在全国首家儿童文学校园——重庆永川汇龙小学里,遇见一部美丽的长篇童话《小蚂蚁奇遇记》。它是重庆作家唐家玲精心捧出的最新力作。在儿童文学的百花园里,这部童话像一株会发光的魔法植物,枝头同时挂着童趣的露珠、冒险的果实、生态的叶片和治愈的花朵。
以童眼看万物,以童心感受世界。翻开书页就像戴上了蚂蚁的触角眼镜,整个世界突然变得新奇有趣:乌鸦王子、瓢虫小姐、蚱蜢大妈、豆娘姑娘;气球吊篮、蜻蜓飞船……就是土坡上的一棵羊蹄甲树,一片随风飘落的树叶也充满趣味,“像一把微型降落伞,飘飘荡荡坠落而下。‘哈哈,太好玩了’三公主跳起来叫道,飞上树叶,躺进去,就像躺在一张微微摇荡的小床里,闭上眼睛想象着……”这种想象力不是天马行空乱飞,而是蹲下来用孩子的视角重新打量世界。
一个个普通的鸟巢,在童话里也变成了一个个神奇的世界:“一望无际的树冠,朵朵白云在大树间浮动,连片的树冠上,耸立着一座座奇妙的城堡,精巧的鸟巢,多彩的宫殿。”当从蚂蚁的角度来看我们人类世界,就是一颗弹珠、一块玻璃、一根二胡的弦也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而在一个长长的红辣椒,将上端开了个天窗,掏空内瓤,在底部装在两只用小金橘做的能滑动的轮胎,就变成一辆漂亮的敞篷车,可以让蚂蚁中的“老博士”舒舒服服跟上蚂蚁侦察部队。
就像小蚂蚁“三公主”把蒲公英当作汽轮载着自己和跳蛛回家乡,许多的日常事物,在书中都变幻成为一种神奇:橘红色的蘑菇变成了大圆桌,清蒸杏花成了美味的食物。这本书就像把整个森林变成了孩子的游乐场,让成年读者也忍不住想钻进故事里打滚。
悬疑探案,跟着故事去冒险。如果说童趣是这本书的糖衣,那么环环相扣的悬疑就是让人停不下来的夹心。小蚂蚁“三公主”每到一处都像打开新的盲盒:树洞里装满了乌鸦淘来的精品“一粒粉色玻璃扣,半截亮色烟盒”;树根交错像是一条条庞大而卷曲的蟒蛇;鸟儿王国和蚂蚁王国的许多生灵纷纷中毒……这些设定既像自然课又像冒险课和侦探课。
这部童话里的生态意识不是“生硬地植入”,而是长在故事里的藤蔓。作者把生态意识藏在了一个个生动的情节里,当读者的心跟随着小蚂蚁们一步一步地侦破“放毒元凶”;当宇宇说出“地球上的动物千千万,我们仅仅是地球上的一种呀,善待他们,就是善待我们;当象鼻虫背着树叶对农药进行抗议……这些不都是“玩中学”吗?就像把维生素掺进果汁里,孩子们追着故事跑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把生态知识喝进了肚子里,融进了血液里。作者把生态环保理念变成了会呼吸的故事。书中充满童真的生态隐喻,读着读着,我们会突然发现路边的小草都有了表情,树皮上的纹路变成了密码本。
童趣是治愈心灵的创可贴。当三公主看到圆形巧克力在桌子上跑得飞快时,它先是被吓到了,后来是想“巧克力跑得这么快,一定有很多脚”。当它连一只巧克力的脚都没有找到时,它心里充满疑惑,怎么没有脚的,跑得比有脚的还快。字里行间满满都是童趣。当小读者的心,触摸到了这样的文字,所有的伤心不都烟消云散了吗?当跳蛛牢记“三公主”说的瘟疫之事,只能啃些草籽、树叶,短时间就变成了素食主义者。这带着童趣的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这样的文字,不就是充满治愈的文字吗?而当“三公主”与“金毛先生”互诉心声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两颗真诚的心,相互鼓励,相互温暖:“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就一桩事业。”“只要你学会独立,改变自己,就很了不起”。这些金句,何尝又不是温暖我们心灵的篝火呢。
故事里受到伤害的小蚂蚁们,像极了生活中受伤的我们,但它们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用积极地心态去查明真相,用尽全力去与丑恶作斗争。金毛先生鼓起勇气,不再甘当宠物,有了梦想与斗志,跟随蚂蚁侦察部队探明真相,它的心灵成长给我们读者许多有益的启示。“三公主”从一只顽皮的小蚂蚁,成长为一个“英雄”,被选为蚁后的历程。它是小朋友们的心灵榜样。
《小蚂蚁奇遇记》像是往童话土壤里埋下的种子:童趣是破土而出的嫩芽,悬疑是向上攀爬的藤蔓,生态意识在枝头开花,治愈力量在根系蔓延。它既保留了任溶溶提倡的儿童文学好玩的本色,又实现了舒辉波呼吁的儿童文学是大文学的追求。
在这个电子屏幕包围童年的时代,这样的童话就像森林里的萤火虫,用温柔的光引导孩子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当小读者们将来长大,或许会在某个疲惫的黄昏突然想起:小时候读过的那群蚂蚁,早就教会他们如何把生活过成童话。这大概就是唐家玲送给所有读者的隐形礼物——一棵种在心灵花园里的童话树,永远在生长。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