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锦旗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记三峡监狱七监区民警彭长贵
  民警彭长贵(左二)收到锦旗

  “警官,我父亲反复交代,这面锦旗一定要交给七监区的彭警官!这是他的心意……”近日,在三峡监狱外刑释人员地点,79岁刑释人员王某的家属,手捧印有“用心用情 诲人不倦 一身正气 规范执法”的锦旗,向三峡监狱民警彭长贵致谢。这面锦旗背后,藏着一段跨越8年的“改造与重生”故事。

  一场跨越8年的心灵救赎

  2017年,70岁的王某因诈骗罪入狱。起初,他自恃年长,对改造充满抵触,不仅诽谤民警,还多次与其他罪犯发生冲突,违规扣分成为“家常便饭”。“好好改造才可能减刑,你难道想余生就待在这里?在这里耗一辈子?”七监区民警彭长贵的一番话,戳中了王某的心结。

  从那以后,彭长贵成了王某的“特殊导师”:每周至少3次谈心,帮他梳理改造脉络;主动增加亲情电话次数,让他与家人保持联系;为他量身定制“情绪管理课”,化解暴躁脾气。在王某8年的改造中,彭长贵从没有放弃过他,一有机会就找他谈心谈话,鼓励他积极改造。2023年,王某通过积极改造符合了减刑条件,但因其他问题未能如愿,获悉结果的他却说:“彭警官让我明白,改造不仅仅是惩罚,减刑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改造洗心革面,是给自己重新做人的机会。”

  他用“改造金句”点化“顽石”

  在三峡监狱七监区,彭长贵是出了名的“硬核园丁”。他常说:“再‘顽石’的心灵,也有渴望阳光的缝隙。”

  对“刺头犯”谭某,他用6个月翻遍卷宗、手写200页谈话记录,最终让拒不服罪的谭某主动递交《认罪悔罪书》;面对多次暴力伤人的周某,他连续10个月“一对一”攻坚,从法理讲到亲情,从行为规范讲到人生价值,最终让周某顺利通过改造验收。

  “百善孝为先,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从善如登,再小的进步都值得坚持”……这些挂在彭长贵嘴边的“改造金句”,成了许多罪犯的“心灵灯塔”。而他抽屉里那本写得密密麻麻的《谈心记录》,详细记录着127名罪犯的改造轨迹,更藏着无数次深夜备课、凌晨疏导的心血。

  锦旗映照“高墙内的温度”

  “你们出去后不再进来,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这是彭长贵常对罪犯说的话。但当王某说回家后要给他送锦旗来时,这位硬汉民警再三叮嘱道:“不要浪费钱,只要你出狱以后遵纪守法、好好做人,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而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监狱民警的坚守。”

  在三峡监狱,“彭长贵”们用行动诠释着“改造人、挽救人、重塑人”的使命:规范执法有“硬度”,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用法治标尺丈量改造之路;教育改造有“温度”,从心理疏导到技能培训,从亲情修复到社会衔接,全方位打通罪犯“重生通道”。2023年,彭长贵因教育改造成效显著获市监狱局三等功,而这样的荣誉,正是对“高墙园丁”最好的注脚。

  “这面锦旗沉甸甸的,它是信任,更是责任。”三峡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秦勇表示,王某的故事只是三峡监狱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未来,三峡监狱将继续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指引,让每一名罪犯在规范执法中感受公平,在温情教育中重燃希望。

  通讯员 谭小林 瞿光荣 记者 罗 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南岸区司法局开展“重庆调解在线”应用2.0版业务培训
巴南区司法局:~~~
潼南区司法局:~~~
涪陵监狱:~~~
~~~开州区司法局举办“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成果研讨会
黔江区马喇司法所:~~~
~~~——记三峡监狱七监区民警彭长贵
荣昌区清江司法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区县行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辛辣味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数智赋能调解 培训提升质效
开展入监警示教育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
为调解队伍注入“智慧动能”
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展现民警奋斗风采
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走访企业了解需求 上门问诊助推发展
锦旗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
深入辖区普法惠企 法护营商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