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林勇,男,37岁,中共党员,现任荣昌区公安局昌州派出所民警。从警5年有余,一直扎根基层,被评选为2024年重庆市公安局社区民警先进典型。
2019年,林勇从军队转业至荣昌公安工作,成为昌州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为何选择公安?他说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林勇迅速转变角色,时时自我加压,一心扎根社区,在服务群众、守护平安、推进社区治理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用心用情做好每一项工作,用执着和坚守换来辖区群众的点赞。
居民有麻烦首先想到他
林勇负责的宝城寺社区融合了新旧小区和出租屋,流动人口密度大。以网格为基础开展社区工作的同时,他借助“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与录入,加强与社区办事处工作人员沟通联系,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辖区情况。
林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常常深入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在不断走访中,林勇掌握到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困难,同时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困难家庭申请救助、寻找丢失物、调解邻里纠纷等工作,受到社区居民的认可和夸赞,慢慢地,辖区居民习惯有事先找他帮助。
一个月前,林勇接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辖区一孤寡老人胡某失联多年后找回,现在医院住院治疗,由于没有身份证,住院报销无法办理。了解情况后,林勇同社区工作人员到医院向胡某了解情况。同时,林勇经过查证核实为其办理身份证。拿到身份证后,林勇又主动将身份证送上门,并为其办理住院报销手续,解决了胡某住院报销的问题。
最先到达纠纷现场
社区是矛盾纠纷的集中地,化解矛盾纠纷对于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有着巨大的作用。辖区发生矛盾纠纷时,林勇总是“随叫随到”,积极介入开展调解。
3月中旬,有居民反映,一小区两户邻居因房屋管道漏水发生矛盾,双方自行协商一直未谈妥。林勇立即到达现场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在明确责任后,林勇联合司法所及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调解工作,从邻里情分、法律法规等多个角度耐心劝导双方,重新梳理纠纷事实和矛盾焦点,商讨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在自愿基础上就漏水维修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尽量不把矛盾上交,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两次、三次……总归要调解下来。”林勇用真诚和耐心,成功化解了许多矛盾纠纷,赢得了辖区居民的赞赏。
反诈宣传精准覆盖各类人群
作为社区民警的林勇一直在思考着如何提高辖区居民反诈意识,降低受骗率。在街边发放宣传单、组织集中反诈宣传、上门办事也展开反诈宣传……但辖区居民被骗率依旧不下降。林勇发现,尽管多次开展反诈宣传,但到场的多半是老人,而被骗的年轻人却占了很大比例。
“看来还是宣传的覆盖面不够。”年轻人要上班,集中宣传难以实现,怎么办呢?仔细思考之后,林勇经领导同意,发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建立反诈宣传工作群,将辖区被骗案例简短编辑后加上诈骗手段和民警提醒发布群内,再由网格员发至各小区业主群;联系制作反诈宣传海报,张贴在电梯、楼道口;剖析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组织社区民警辅警、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以及志愿者在傍晚时段开展集中宣传入户行动。
截至今年3月,林勇共入户1800余户,宣传3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通过他的不断努力,其负责的社区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30%。
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林勇以敬业奉献担当守护居民安居乐业,换取社区和谐平安。“深耕社区、服务群众。”他说,这是他的工作理念,并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扎根社区,为辖区居民的安全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版稿件由 顾 勇 通讯员 唐道能 刘青燚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