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控申窗口有位法条“翻译员”

——记城口县检察院聘用制书记员高小琴
  高小琴(左)接待来访群众(资料图)

  扎根控申岗位5年来,3本磨破封皮的接访日志、318人次的耐心倾听、上百次田间地头的足迹,无声记录着这位新时代青年检察辅助人员的责任与担当。她就是城口县检察院聘用制书记员高小琴。

  今年4月29日,在市人社局与市检察院联合表彰的“检察机关先进个人”名单上,高小琴作为唯一获此殊荣的聘用制书记员,以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生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续写检察为民的新篇章。

  当好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控申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深谙此理的高小琴,将岗位视为锤炼能力本领最好的“练兵场”。初入检察院时,白天,她如饥似渴地向同事请教程序性事务;夜晚,她挑灯自学法律知识,复盘当日所学。日复一日地坚守,让她从青涩走向成熟。

  “理解让人”“换位思考”“用心解纷”是她始终铭刻于心的工作准则。坚持“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善用群众语言沟通,是她融化心结、传递温度的“法宝”。

  她的这份专业与耐心,在王某某与原工作单位的民事申诉劳动争议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该案历经城口县法院一审驳回诉讼请求、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不支持监督申请决定、市检察院予以维持决定,王某某对此结果难以接受,心中始终有结,此后9次到城口县检察院申诉信访。

  “我要拿回我该有的工龄工资、失业基本生活费……”面对这位执着于自身诉求的老访户,高小琴始终秉持“如我在访”的同理心。每一次接待,她都温和而坚定地解释:“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您看,当初双方是自愿签署了调解协议的,白纸黑字,具有法律效力……”

  同时,她又逐条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将晦涩的法条转化为“土话”。为了让王某某直观感受、理解,她甚至手绘了一张案件流程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各个阶段的处理结果。正是细致的释法说理和真诚态度,最终解开了王某某的心结,促成其息诉罢访。

  5年来,她协助办理刑事申诉案件7件、上级交办案件2件,清理化解疑难复杂信访案件4件、律师阻权案件8件,组织人民监督员参与公开听证113件共337人次。在这些案件中,她看到了检察官的为民情怀,也将这份初心深植于心中。

  巧解缠绕多年的“死疙瘩”

  2023年4月,控申大厅内,高小琴倾听卢某某诉说一桩长达数十年的心事。20余年前,卢某某任某村社长,因村建水库征地拆迁,由征地项目工程指挥部发放征地补偿款,一部分补偿款直接发给农户,另一部分由卢某某代领发放。由于交接上的问题,新来的财务将本应直接给农户的款项也全额付给了卢某某,这意味着卢某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复领取了一部分补偿款。

  2001年,该院在办理该项目管理人员王某某等人贪污受贿案时,发现了这笔重复支付的款项,依法对该款项予以扣押。但因当年财务管理混乱、账目杂乱,卢某某在案件结束后核对时,始终无法弄清款项构成,坚信检察机关多扣押了金额,自己“吃了亏”,难以释怀,多年来反复申诉。

  “把信访人合理的诉求解决好,把不合理的诉求解答透,切实解决信访人的实际问题。”这是高小琴对自己定下的准则。面对这起陈年积案,她与承办检察官迎难而上。

  “由于时间久远,案卷材料多为手写,很多内容都不清晰,需要一点一点去核实。”高小琴坐在堆满16卷泛黄卷宗的办公桌前,指尖顺着褪色的墨水痕迹逐行移动,在便笺纸上反复推演数字逻辑。

  针对潦草的涂改和缺漏的凭证,她耗时两周核实账目,甚至翻出10年前的财务制度逐条比对。最终,高小琴协助检察官一丝不苟地梳理还原账目,清晰核算出卢某某当年的支付情况。

  同年5月,该院邀请人民监督员、当地村委会工作人员、律师、财税公司工作人员共同对该案件进行上门听证。高小琴协助检察官,将梳理清晰的账目、凭证和政策法规,用卢某某听得懂的“家常话”耐心解释。当卢某某亲眼看到白纸黑字的证据,亲耳听到清晰透彻的解释后,他积压心底多年的疑虑彻底消散,当场签署了息诉罢访承诺书。至此,这场长达数十年的缠访案件画上了句号。

  为困境家庭撑起“暖心伞”

  “高姐姐,我数学能考85分了!将来,我要好好学一门技术……”在电话的那头,小林(化名)兴奋地向高小琴汇报近况。这份改变,源于高小琴在筛查数百件案卷时对小林一家的关注。

  2022年,一起刑事案件“切断”了小林家的经济支柱。家中两位年迈老人需要照料,仅靠哥哥打工维生,未满16岁的小林因心理遭重创辍学在家,全家深陷困境。“不能让这场变故困住孩子的人生。”高小琴立即将该情况汇报给检察官。鉴于案件发生在外省,但被救助人户籍在城口,城口县检察院果断启动“跨区域联动救助”机制。在检察官带领下,高小琴积极联系教育局、民政局、乡政府等单位,协助构建“1+N”长效救助体系,配合落实“心理修复+教育保障+社会兜底”帮扶模式,推动该院司法救助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如今,小林重返校园并免除了三年学杂费,家庭每月也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该案件被市检察院评为司法救助典型案例。5年来,高小琴共计协助检察官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30件,救助困难群众42人,发放司法救助资金共计60.8万元。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聘用制书记员,高小琴虽不是办案的主力,但她以“螺丝钉”般的定力与匠心,深深“钉”在控申为民的第一线。她的身影,是万千默默奉献的检察辅助人员的缩影;她的汗水,同样浇灌着新时代检察事业的沃土,在平凡的岗位上,“钉”出了不平凡的司法温度与为民担当。

  通讯员 牟婕妤 骆 军 周星宇

  记者 饶 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开州区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障拘役罪犯“回家权”
~~~
~~~检司联动打通社区矫正对象合法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记城口县检察院聘用制书记员高小琴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光影纪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公安专刊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法治与消费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激活“沉睡条款” 释放“双重善意”
■新闻多一点
一堂课讲透社区矫正“能”与“不能”
控申窗口有位法条“翻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