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子冒用姐姐身份信息登记结婚,30多年来因身份信息不符办理贷款被拒、申请补贴遭质疑、办理离婚受阻

法检司联手解开婚姻“死结”

  “30多年了,我终于能堂堂正正地生活了!”拿到撤销婚姻登记决定书的凌某某,眼眶泛红。这一纸文书,承载着她30多年的期盼,这也是永川区法院跨越时间阻隔、破解法律困局,为民服务的见证。

  时间回溯到30多年前,18岁的凌某某满心憧憬着与恋人步入婚姻殿堂,却因未达法定婚龄,在慌乱与无奈中,冒用姐姐的身份信息匆匆办理了结婚登记。自此,一张“张冠李戴”的结婚证,成了她生活里甩不掉的“影子”:办理贷款时因身份信息不符被拒,申请福利补贴时遭遇重重质疑,甚至在情感出现裂痕想离婚时,都因这张错误的结婚证而束手无策。凌某某无数次在深夜辗转反侧:“这张错误的证件,究竟什么时候才能被纠正?”

  带着这份执念,凌某某来到永川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错误的婚姻登记。然而,一道“高墙”横亘在前——依据行政诉讼法,该登记行为早已超过五年最长起诉期限,按照常规程序,她的诉求极有可能被驳回,这场耗时耗力的诉讼或将无果而终。

  永川区法院的法官们没有简单地“一槌定音”。面对这起沉积多年、程序受阻的棘手案件,他们深知,一纸判决或许能结案,但解开当事人的心结、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才是司法的终极追求。依托“永川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中心”,永川区法院迅速行动,联合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民政局成立专项小组,一场跨越30多年的“真相探寻之旅”就此展开。

  小组成员们一头扎进档案室,泛黄的卷宗一页页被翻开,当年的结婚登记申请表、照片等原始档案被一一调出。他们多次走访凌某某及其家人,听她讲述当年的详情与如今的困境;向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了解当时的婚姻登记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数周的抽丝剥茧,凌某某冒用姐姐身份骗取结婚登记的事实终于清楚明白。

  如何破解诉讼时效的“死结”?永川区法院与永川区检察院干警反复研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相关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最终找到了突破口——以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为“钥匙”,推动民政部门主动纠错。随后,永川区法院发出的《司法建议书》与永川区检察院发出的《检察建议书》相继送达永川区民政局,两份建议书中不仅详细列举了调查核实的证据,更从法律与情理的角度阐述了撤销错误登记的必要性。

  永川区民政局收到“双建议”后,立即启动审查程序。经过严谨复核,确认当年确属虚假信息导致的错误登记,随即依法作出撤销决定。当这一消息传到凌某某耳中时,她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30多年的委屈与压力,在这一刻化作了喜悦的泪水。她第一时间来到法院,主动撤回起诉:“谢谢法官,是你们给了我希望!”

  案件虽已办结,但永川区法院的司法责任并未止步。在永川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中心,承办法官严肃地对凌某某进行批评教育:“冒用他人身份办理婚姻登记,破坏的不仅是婚姻登记制度,更是社会的诚信根基。”在法官的耐心劝导下,凌某某低头写下悔过书,字字句句满是懊悔:“我一定汲取教训,以后绝不再犯。”

  凌某某案的成功化解,只是永川区法院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机制发挥效能的一个缩影。此后,依托同样的联动模式,另外两起因超起诉期限陷入僵局的冒名婚姻登记案件也得以高效化解。这一系列案件的妥善处理,犹如一把把“金钥匙”,为解决类似历史遗留问题打开了新路径。

  永川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机制建设,以更主动的担当、更温暖的司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每一位群众的心田。 

  通讯员 熊 璨 张碧娟 记者 杨 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女子冒用姐姐身份信息登记结婚,30多年来因身份信息不符办理贷款被拒、申请补贴遭质疑、办理离婚受阻~~~
垫江县法院:~~~
~~~
丰都县法院:~~~
~~~潼南区法院架起养老“暖心桥”,守护最美夕阳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光影纪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公安专刊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法治与消费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法检司联手解开婚姻“死结”
三方联动“护薪解忧” 60名员工拿到工资
图说新闻
“云上法庭+多元解纷”“珍珠婚”夫妻重归于好
一纸赡养指导令融化家庭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