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肉毒素,安全无副作用”“只需一针,祛皱紧致”。这样的广告语,是否让你心动了呢?
张女士就是被广告吸引,前往重庆某医疗美容机构注射了一支“韩国进口肉毒素”。但张女士等来的不是“青春再现”,而是肌肉僵硬、皮肤红肿等严重不良反应,这究竟是美容,还是毁容?张女士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自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以来江北区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犯罪中,涉案金额最大、假药数量最多的肉毒素制假案浮出水面。
抽丝剥茧 解密“针尖上的骗局”
肉毒素本是一种神经毒素,因具有放松肌肉、减少皱纹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并作为注射剂、医疗用毒性药品由国家实施特殊管理。
然而,本案中,张女士花2万元购买的肉毒素套餐,竟出自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小作坊——现场随处可见的玻璃瓶、胡乱堆放的伪造商标,蓝色大桶内装着的不明液体——这一切都指向两个字:假货,它的成本不足4元。
但真假认定不只是事实上的判断,更需要证据的支撑。加之嫌疑人辩称只有少部分是自己生产的假药,大部分是韩国走私来的正规药品。
真相究竟如何?为确保事实有据可依,江北区检察院决定对涉案肉毒素进行成分鉴定。
我们联系到具有鉴定资质的重庆某研究院,但由于鉴定检材稀缺、缺乏鉴定先例,研究院无法给出明确回应。成分鉴定受阻,我们决定引导公安机关对上家展开侦查,如果能够摸清上家的底细,便可以用上家的造假证据,戳破嫌疑人的谎言。但事与愿违,侦查工作因种种原因陷入僵局。
兜兜转转,鉴定工作只能重启。
这一次我们有备而来。沟通中我们详细说明了涉案金额、假药数量、波及范围、被害人的遭遇,并提供了收集到的其他省份成分鉴定案例,承办检察官几次恳切表示“有困难没关系,我们一起试一试”。终于,研究院的顾虑被打消,历经波折,我们终于拿到了这份宝贵的成分鉴定意见:所谓的“韩国进口肉毒素”根本不含肉毒素成分”!生产、销售假药证据确凿!
顺藤摸瓜 撕破“美丽画皮”
假药成功认定,但江西生产的假药为何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再次梳理案卷材料时,嫌疑人的一句供述“我们长期和快递员杜某合作”立刻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长期?合作?”这更像是在说一个工作伙伴,快递员有重大嫌疑。
我们迅速指导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同时对医美机构是否知假卖假进行排查,最终确认该名快递员和医美机构工作人员明知是假药,仍然帮助运输、推销、提供注射,于是,江北区检察院立即对4名漏犯依法进行追诉,将生产、运输、分销、终端销售全链条一网打尽,并对18名涉案人员提起公诉,彻底实现了打源头、斩链条、追流向。
2024年至2025年,法院相继作出判决,本案主犯盛某伟等2人被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综合履职 守护“颜值安全”
法槌落下,但检察履职不只办案,更要断根。医美行业乱象丛生,如何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江北区检察院打出了追赃挽损+行业整治的“组合拳”。
为保证数百名被害人得到赔偿,检察机关努力追回赃款48万元,同时根据办案的相关规定,将公益诉讼线索移送上级检察院,开展民事公益诉讼赔偿。为规范医美行业,我们联合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开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工作,制发检察建议、开展普法宣传,双管齐下,全力保障用药安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江北区检察院将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书写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履职篇章,悉心守护人民群众的“美丽愿望”。
记者 叶会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