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调解化心结工伤赔偿终兑付

江北区法院用心用情让司法工作托得住人心,撑得起安稳

  “法官,谢谢你们,一年多了,赔偿款终于到手了!”近日,收到如期到账的第一笔工伤赔偿款后,当事人李某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江北区法院法官助理郑成帅和调解员。

  钢筋绊倒了养家梦

  两工友敲响维权门

  事情还要从2024年年初说起,李某与某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按平方计件结算工资。他对这一年充满期待,希望靠自己的勤劳为家人换来更好的生活。然而开工不久,意外猝不及防地降临。

  2024年5月22日,李某在项目工地上不慎被钢筋绊倒,重摔在沉降坨上,右手多处受伤。送医治疗后,人社部门依法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

  原以为握着一纸工伤认定书,赔偿应该不是问题,没想到公司不愿认账。

  “你受伤后还来打卡上了两天班,说明根本没事!开口就要6万元,这不是讹人吗?”公司方态度强硬。

  “那是因为我不得不赚钱!”李某既无奈又心寒。

  “我们送你去医院、帮你治伤,医药费都承担了,还不够吗?”公司代表反问道。

  多次协商无果,争执始终未能化解。直到2024年8月,同工地的陈某主动找到李某。陈某也在工地受了伤,被鉴定为十级伤残,赔偿同样迟迟没有下文。两人决定一起维权,可即便如此,公司仍然拒绝沟通。

  无奈之下,2025年7月,二人将劳务公司诉至江北区法院,分别请求劳务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6万余元和17万余元。

  背对背倾听争议焦点

  面对面释法解开症结

  民事起诉状送到了江北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曹海燕的手中——这是他本月接到的第三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前两起案件均通过调解顺利结案,既省时省力,又让当事人快速获得了赔偿,解了燃眉之急。他梳理了案情,准备通过调解,真正化解双方心结。于是,曹海燕指导办案团队、调解员“背对背”沟通,摸清双方争议焦点。

  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调解员先后通过电话与双方沟通,倾听真实想法、疏导情绪,并引导他们回归理性协商。

  “我们手受了伤,这几个月完全做不了工,吃住样样要钱。赔偿是我们应得的,不是施舍的。”李某声音低沉。

  “之前我们也愿意让步,可他们总说过段时间,到最后干脆一分都不认!”陈某补充道。

  另一边,公司代表魏某仍坚持己见:“他能回来上班,就说明伤得不重!而且他自己也有责任吧?”

  调解员没有回避,而是耐心解释《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且已被认定为工伤,就有权享受工伤待遇。”调解员清晰说明公司的法律责任,以及拒赔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和负面影响。

  签下的是赔偿协议

  放下的是双方心结

  7月17日上午,郑成帅与调解员组织双方走进调解室。

  “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负有法定赔偿义务,这是对劳动者的保护,也是一种关怀。而劳动者也应在法定标准内理性主张权利。”郑成帅为调解工作做好铺垫。

  在平和的气氛中,双方逐渐放下对立情绪。郑成帅列举类案赔偿标准,引导彼此换位思考。经反复沟通协调,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公司支付李某工伤待遇2万元、陈某10万元。

  但在支付方式上,争议再起:魏某希望分期支付,而李某和陈某不愿继续等待,要求一次性付清。

  “已经拖了一年,到时候又不给怎么办?”

  “您别担心,若未按期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方还需支付违约金。”调解员解释道。

  “请你们放心,既然我敢签这协议,就一定会按期支付!”魏某郑重承诺。

  最终,双方签下调解协议。

  “烦了一整年的事,终于解决了。要不是这次调解,真不知还要拖多久……真的太感谢了!”李某不住地表示感谢。

  “司法工作亦如建筑之基——唯有脚踏实地、用心用情,才能托得住人心,撑得起安稳。”走出调解室,郑成帅在工作日志上写下了有力的字句。

  每一起劳资纠纷的化解,不仅关乎个体的利益,更连接着千万家庭的安稳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曹海燕说:“我们做法官的,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许多人的人生。司法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就是从办好每一起案件做起,让法治成为美好生活的坚实保障。”

  记者 舒楚寒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云阳县法院:~~~
~~~江北区法院用心用情让司法工作托得住人心,撑得起安稳
父亲离世,孩子的祖父母与母亲争夺抚养权,潼南区法院善意文明执行~~~
北碚区法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深关注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公安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深度访谈
   第09版:法规解读
   第10版:橄榄绿
   第11版:检察专刊
   第12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3版:微服务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 向行政机关提出建议
调解化心结工伤赔偿终兑付
让夺子大战变为“爱与陪伴”
法治宣传进养老院 送去“普法暖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