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张老光盘开启普法“藏宝箱”

回望北碚区“四五”普法期间的人民调解故事

  ■ 重庆法治报  重庆长安网

  记者 唐孝忠

  在北碚区司法局的资料库中,一张印着“前进中的北碚区人民调解”的工作汇报光盘(如图),正静静沉睡。这张诞生于2003年的光盘,看似寻常却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北碚区人民调解与普法工作的“藏宝箱”。

  当年,“在调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调解”的经验做法,不仅为那时的基层法治建设注入蓬勃活力,更如同一笔宝贵财富,为持续深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提供了思路指引和路径借鉴。

  北碚区司法局退休干部徐继华告诉记者,光盘制作于“四五”普法(2001年至2005年)深入开展之际,内容不仅记录了北碚区司法行政工作中的人民调解实践,更通过一个个典型调解案例,生动呈现调解工作的核心理念与创新机制,成为法治建设进程中一份珍贵的时代见证。

  光盘收录的典型案例,是北碚区人民调解普法工作的精华,每个案例都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法治课。据徐继华回忆,20世纪90年代末,北碚区澄江镇某生产队里,两片相邻农田因灌溉用水起了纷争:上游农田截流过多,下游农田缺水严重,农户们争执不休,矛盾一触即发。村里的人民调解员知悉后,火速赶到现场,先从法理入手,耐心细致地讲解相关法律条文,让双方知晓法律边界;再从情理出发,动之以情劝说邻里之间应守望相助、和睦共处。经过一番入情入理的调解,上游农户意识到自身做法不妥,主动提出按比例放水,下游农户也释怀理解,双方握手言和。

  在调解实践中,北碚区的人民调解员始终秉持“情、理、法”相融的工作方法——既着力化解眼前的矛盾纠葛,更注重播撒法治理念的种子。先从情感疏导切入,用共情消解对立情绪;再以事理辨析相劝,用共识搭建沟通桥梁;最终依法条析理明责,让当事人在纠纷平息的同时,对法律法规形成深刻认知。

  这种层层递进的调和智慧,真正实现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如今,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北碚区的人民调解工作也随之迈上新台阶。“碚复调”“万家和”“老李调解室”“小廖来调”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调解品牌接连涌现,这些扎根基层的调解力量始终秉持“调解+普法”初心,在用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更以润物无声之势助推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肌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回望北碚区“四五”普法期间的人民调解故事
巴南区司法局:~~~
永川区司法局、永川监狱:~~~
~~~
~~~云阳县公共法律服务赋能基层依法治理见实效
万盛经开区司法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深关注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6版:检察专刊
   第07版:最前沿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公安专刊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公益广告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一张老光盘开启普法“藏宝箱”
以“三治融合”为抓手 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监地合作共同普法 提升罪犯改造质效
图说新闻
以“服务全覆盖”促“治理再升级”
“法治课堂”进社区 护航未成年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