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北区法院采用分离保护式庭审模式审理未成年人盗窃案

以一“墙”之隔促少年敞开心扉

  本报讯(通讯员 苏娅鑫 邓雯婷 记者 朱颂扬)“法官,谢谢您没有放弃我的孩子……”近日,在渝北区法院的分离保护式法庭外,被告人小金(化名)的母亲眼含热泪,向法官赵文芬道出了感谢。这是该院采用分离保护式庭审模式审理的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

  半个月前,赵文芬翻阅这起案件卷宗时发现,小金通过砸车窗的方式,窃取车内财物2万元。“这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见财起意的犯罪案件,‘一判了之’会对他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如果能够‘拉一把’,很可能改变他的未来。”

  抱着这种想法,赵文芬去探视了小金。她发现小金性格孤僻,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作案动机时,要么闭口不言,要么顾左右而言他。为了了解其成长经历,赵文芬分别与检察机关和小金的父母进行了沟通。赵文芬了解到,小金4岁时父母离异,其跟随爷爷生活,父亲常年在外务工。一年前,小金辍学进城打工。因其尚未成年又缺乏技能傍身,一度陷入失学失业的困境,这也是促使其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在案件侦查、审查起诉过程中,小金也多次流露出紧张、焦虑和对抗的情绪。

  “小金如果因为戒备、对抗情绪无法有效参与庭审,不仅庭审过程可能受阻,教育、感化的工作更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于是,赵文芬决定将分离保护式庭审模式运用到本案的审判当中,为小金设置一道“心理幕墙”,让他在相对平和的环境下消除对抗情绪,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行为,确保实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

  分离保护式法庭的玻璃墙后,小金低垂着头,双手时而紧握在身前,时而按压自己的大腿,对于法庭的询问沉默不答……赵文芬立即休庭安抚他的情绪,引导他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回答,并时刻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庭审中,赵文芬适时调整庭审节奏,帮助他慢慢敞开心扉。随着庭审流程的推进,小金的抵触情绪逐渐纾解,如实陈述了案件的相关事实。

  庭审结束后,赵文芬与小金的家人、辩护人以及心理咨询师共同围坐在一起,小金主动向法官和亲人袒露悔意。赵文芬现场拨通了小金父亲的视频电话,画面中传来小金父亲关切的声音。父亲看见小金,忍不住留下激动的泪水,“爸爸在外地打工回不来,你要好好听法官的话,今后可不要再犯糊涂了!”

  “爸爸,我知道错了,我准备学一门手艺,将来靠自己的本事赚钱。”窗外,天空湛蓝如洗,炙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也驱散了小金心中的阴霾。

  一道玻璃墙,隔开了庭审的空间,却弥合了司法感化未成年人的心理鸿沟。这一“墙”之隔的守护,是渝北区法院运用分离保护式庭审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渝北区法院采用分离保护式庭审模式审理未成年人盗窃案~~~
铜梁区法院:~~~
~~~綦江区法院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维护辖区农村社会稳定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检察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公安专刊
   第07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08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09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10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11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12版:天平专刊
   第13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16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以一“墙”之隔促少年敞开心扉
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 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法官联络站”一站化解涉农纠纷
万州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关于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处罚前告知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