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优质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沙坪坝区试行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为企业减负松绑

  本报讯(记者 舒楚寒)近日,沙坪坝区发布并实施《沙坪坝区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区推行“白名单”制度。这是该区首次建立以企业信用为核心的差异化行政检查机制,标志着其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迈出创新性一步。

  《意见》旨在落实区委、区政府《2025年服务企业十条措施》要求,回应企业关心关切,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由区司法局牵头,历经3个月调研论证,召开8场座谈会广泛征集专家、企业及部门意见,并履行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及网络舆情风险评估等程序,以法治方式明确划定行政检查边界,确保政策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

  “白名单”制度以“信用+执法”为框架,涵盖准入条件、认定程序、监管豁免等要素,形成动态管理闭环。实行每半年一次的动态复核机制,通过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对不再符合条件的失信企业即时移出并公示,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检查对诚信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为长期守法企业“减负松绑”,持续优化监管效能,构建“包容审慎、无事不扰”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据悉,首批试点聚焦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相关企业,覆盖人力社保、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税务、消防救援等8大重点执法领域,试行期为2年。

  市政府法律顾问、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秦鹏认为,“白名单”制度是信用监管与包容审慎执法的创新融合,能有效减少对诚信企业的干预,进一步推动行政执法监管由“严罚式”向“服务型”“信用式”的转变,为基层行政执法监督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为首批拟纳入‘白名单’的企业代表,这不仅是减负,更是对我们守法诚信经营的极大认可和激励。”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有了“白名单”这个“护身符”,能有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上。

  “‘白名单’制度不仅是执法方式的创新,更是监管理念的转变。”沙坪坝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刚表示,该制度不是简单的“不检查”,而是以“信用激励+动态调整”的机制,推动形成“守法者受益、违法者受限”的良性循环,让优质企业能够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使沙坪坝区真正成为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的沃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沙坪坝区试行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为企业减负松绑
南川监狱、南川区司法局:~~~
~~~
大坪监狱:~~~
~~~两江新区举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题培训
潼南区司法局:~~~
~~~北碚区司法局组织辖区司法所开展反诈防诈普法宣传活动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深关注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区县行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公安专刊
   第11版:最前沿
   第12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13版:案侦录
   第14版:微服务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让优质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普法宣讲走进高墙 法律服务助力改造
图说新闻
增强罪犯法治意识 提升教育转化质效
提升执法规范度 优化营商软环境
以墙内事警醒墙外人 用案中人点醒梦中人
反诈宣传正当时 共同守护钱袋子
工伤赔偿争议大 释法析理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