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一艘南充籍货轮因船检证书过期被依法滞留,在川渝两地水上交通管理部门的协同监管下,完成整改后顺利复航。这也是“护民强港,川渝同心”执法品牌的具体实践。
5月14日,重庆市北碚区犁子林码头迎来特殊“访客”——“川蓬安货0198”轮首次进入嘉陵江水域。通过“船讯网”轨迹核查与现场登船检查,交通执法人员发现该船检验证书处于失效状态,船舶适航性存在重大风险。
证书过期意味着船舶技术状况未经专业机构核验,存在安全技术缺陷和隐患,可能导致事故险情。交通执法人员介绍,依据相关规定,重庆交通执法总队港航海事支队依法对该船实施滞留措施,责令停止航行(作业)。
为迅速消除安全隐患,帮助船方避免违约损失,重庆市交通执法总队港航海事支队第一时间启动川渝共管水域联勤机制,主动对接四川南充海事、船检及执法等机构,通报船舶违法行为及重大事故隐患情况。通过信息互通、技术协同和全程督导,协助船方完成临时检验,完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闭环整改。
从5月16日执行滞留措施到19日措施解除,这场跨省协作仅用不到72小时便实现闭环整改。
通讯员 黄友利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