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发布2024年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赠品货不对板 主播被罚23万

  网络销售过期食品、直播带货虚假宣传、对教育效果做出夸大宣传……为打造诚信公平的网络交易环境,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7月9日,市市场监管局曝光了一批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典型案例,以教育违法当事人、警示市场经营者、提醒广大消费者。

  通过外卖平台销售过期产品

  经查,当事人于2017年9月18日,在淘宝平台开设网店“膜人の小妖精”,经营日用百货、日化产品等商品。2023年12月25日,当事人为该网店办理了营业执照,执法人员查验发现,其持有的营业执照由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所载登记地址与实际经营地址不符。

  此外,当事人的网店年交易额已超过10万元,虽已办理营业执照,但并未在其淘宝店铺页面公示经营者主体信息,仍以自然人身份开展经营活动,经营期间,当事人销售过期失效产品。

  2024年9月,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当事人合并执行罚款人民币6000元、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8533.31元、没收涉案过期失效日化产品13瓶的行政处罚。

  无独有偶,大渡口区某餐饮店也通过外卖平台销售过期食品。2023年4月下旬,当事人通过线上下单方式从“美菜”APP购进1箱预包装“高粱燕麦粥”,并在外卖平台上命名为“天然燕麦粥”进行销售。顾客在平台下单后,当事人将杯装的“高粱燕麦粥”倒入打包盒加热后销售。截至2023年11月29日,当事人已销售32杯,剩余8杯因超过保质期被执法人员依法扣押。

  经与外卖平台确认,2023年10月以来,当事人在“高粱燕麦粥”超过保质期后,通过外卖平台共销售了6杯“天然燕麦粥”。2024年1月,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超过保质期的“高粱燕麦粥”8杯,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27元,罚款6000元。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

  经查,某当事人于2023年9月12日入驻盟主平台(由天津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通过直播方式销售AI剪辑课程等产品。当事人在盟主平台直播销售具备一键剪辑、图文成片等功能的软件,并推出899、898、699三种套餐,其中899、898套餐赠送平板电脑,699套餐不赠送。根据盟主直播公司提供的销售台账,当事人售出899套餐355笔、898套餐65笔,两个套餐累计售出420笔,涉及金额377515元。为控制成本,当事人未按宣传参数采购配置较高的平板电脑,导致赠送的平板电脑型号与直播宣传不一致。

  2024年6月,江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并改正违法行为,处罚款人民币230000元。

  重庆一家酒业有限公司也通过网络直播进行虚假宣传。经查,当事人在2024年5月22日的网络直播中推广“某藏二十年份洞藏粮食老酒五粮浓香型白酒[银标]52度52%vol 500ml”产品时,声称其“好评率达到98%”。直播期间共售出3瓶白酒,销售单价99元/瓶。

  但当事人却无法提供上述产品好评率达到98%的数据证明或相关支撑材料。2024年10月,永川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1000元。

  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违法广告

  经查,当事人为展示松鼠AI人工智能学习系统提升学生成绩的功能与效果,在其某平台认证账号“西大附中个性化学习能力提升”发布内容为“北碚‘寻人’通知,不管是城南、城北还是老城区!寻找20名数学、英语、语文薄弱的学生!哪怕你只有50分!交给我们120小时逆袭90+不是梦”和“向北碚、合川家长发起挑战,百分之百提升,暑假两个月把孩子交给我保证百分百提升,如果没有提升,我请你吃两个月的饭”的宣传作品,对教育的效果作出明示的保证性承诺。2024年10月,北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罚款人民币10000元。

  在直播间进行商业诋毁

  经查,当事人通过某平台发布眼镜相关宣传视频并建立商品购买链接销售眼镜相关商品。2024年5月,当事人在上述平台里发布了无事实依据的两段宣传视频,内容包含“国产防控镜片……缺点就是目前国内大概有200多款防控镜片,很多都是厂家参照某些品牌的防控设计去做出来的一款防控镜片,没有临床数据就流入市场,有没有效果很难说清楚”“蔡司、依视路、明月这几种镜片千万别买,品牌都有爆款,但是有几款比较坑的单品,明月防蓝光pro别买,巨黄,你的世界就只剩下黄色”等信息内容。2024年12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处罚款人民币20000元。

  直播间的乱象不止于此。2023年12月17日,重庆渝北某诊所为网络刷单创建了文档,详细明确了在网络直播间刷单的开播时间、人员互动、产品下单、注意事项等步骤。此外,当事人还组建了“12.17医美刷单群”微信群,通过组织工作人员进行虚假交易,营造门店项目火爆抢购的情形,以此误导消费者。2024年6月,渝北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30000元。

  此外,重庆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官网发布“网点分布”广告中使用了不完整的中国地图,被依法责令停止发布该广告,罚款1万元。

  重庆“工蚁外卖”平台在2024年1月至2024年9月期间,关闭了评价途径,被依法处以2000元的罚款。

  重庆某日用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购物平台开展违规促销,涉及的20种单品或者组合装牙膏中,13种价格未变化,1种价格不降反升,被依法责令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被没收违法所得897.4元和罚款448.7元的行政处罚。

  记者 张柳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发布2024年网络交易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9地消费者组织:~~~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光影纪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公安专刊
   第11版:案侦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法治与消费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赠品货不对板 主播被罚23万
联合发布消费提示 警惕暑期旅游陷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