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警二十载如一日,入党21年初心如磐,始终以脚步丈量着基层一线。从管教岗位到狱内侦查,从副监区长到监区长,他如一枚坚实的铆钉,把根深深扎进职责的土壤里。他就是渝州监狱一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刘军。
岁月流转,刘军先后荣膺司法部专项三等功、市监狱局三等功两次,并多次被授予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这些光芒,是他在平凡岗位上用忠诚与汗水淬炼出的时代印记,也是他不断擎旗奋进,追寻理想信念的不竭动力。
党旗引领
淬炼忠诚铁骨
刘军深知,在特殊战场上,党建是战斗堡垒最坚固的基石。作为一监区党建带头人,他率先在监区党支部探索实践“党建+N”融合聚力工作法,将鲜红党旗牢牢插在监区工作的最前沿。
这面旗帜,不仅凝聚着信仰的力量,更催生出澎湃的战斗力。2024年,一监区党支部在市监狱局众多单位中脱颖而出,荣膺“红岩先锋党支部”称号。在他的引领下,党支部民警队伍的精气神显著提升,多人因工作业绩突出荣获市监狱局三等功表彰——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都是党建“红色引擎”驱动监区工作全面升级的生动诠释。
率先垂范
厚植实干沃土
在刘军心中,安全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而守护这条生命线的唯一路径,唯有“实干”二字。他坚持推行“五个一”工作法:每日雷打不动举行“日搜日解”会议,至少与一名民警谈心谈话;每周组织一次狱情深度分析,参加一次全面安全排查;月末则召开民警逐人点评会。这“五个一”,是他钉在一线的刻度表,更是他无声的冲锋号角。
在他的感召下,这率先垂范的力量如磁石般不断凝聚人心。“眼尖、嘴勤、心细”成为了监区民警的自觉信条,从细微处入手,一步一个脚印,监区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力彰显。
他注重民警培养,带头成立罪犯攻坚转化尖刀队,啃下重点罪犯教育转化的硬骨头。2023年底,监区两名民警正是凭借敏锐的信息搜集和精准的综合分析,成功将一起监管安全隐患苗头扼杀于萌芽状态,为监狱实现监管安全“四无”目标筑牢了坚实堤坝。
情暖警营
凝聚人心力量
在高墙之内,刘军不仅是党支部运筹帷幄的领头人,更是民警心中知冷知热的好大哥。他以润物无声的关怀,让警营成为情感依归的家园。
监区的藏族民警小巴,在大学毕业后考入渝州监狱。远离故乡的孤独、融入环境的困难,曾像阴云笼罩着他,工作也提不起劲头。刘军看在眼里,悄悄牵头发起一系列帮扶计划。从日常嘘寒问暖到常态工作交流,他始终如兄长般守护在侧。当得知小巴下班后常独自闷在出租屋,刘军便格外留心,每逢工会活动,总不忘关切询问,并热情引导他融入集体。日复一日的温暖浸润,终使小巴在监区这个大家庭里寻得了归属感,工作热情如春草般复苏生长。在年初文艺汇演上,他主动登台献艺,为演员们献上象征纯洁情谊的洁白哈达,新颖的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更令人欣慰的是,这颗曾被乡愁萦绕的心,如今已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此种转变,正是刘军以心换心、凝聚警魂的动人果实。
扎根基层20载,刘军以平凡岗位为磨刀石,十年磨一剑,剑锋所指,皆是使命担当。他以对工作近乎苛刻的责任感与极致追求,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深沉热爱,默默锻造成创建一流标杆示范型监狱的不竭动力。岁月无声,高墙作证,他无愧于熠熠警徽,更无愧于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这份沉甸甸的荣光,正是无数个平凡日夜叠加出的忠诚高度。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