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架起高墙内到社会的暖心桥

永川监狱打造回归社会模拟中心帮助刑释人员重启人生
  民警向即将刑释罪犯介绍无人驾驶汽车

  本报讯(通讯员 宋义亮 记者 舒楚寒)今年以来,永川监狱深入践行教育改造罪犯“六心”工程,坚持用心用情做好出监教育工作,创新打造回归社会模拟中心,通过充满仪式感的过渡空间、提供实用的社会适应性指导,为刑释人员架起从“高墙”到“社会”的暖心桥梁。

  走进永川监狱的回归社会模拟中心,以绿白蓝为主色调的环境设计营造出明亮温馨的氛围感。在回归社会模拟中心的入口处设置“新生更衣室”,刑释人员在这里脱下囚服、换上新衣,在更衣室门口进行出监宣誓,寓意卸下过去的包袱走向新生。地面上,“迈向阳光”“步入新生”等34条励志地贴如同引路明灯,从更衣室延伸至回归中心出口,引导刑释人员一步步走向希望之门。

  中心将“蒲公英”文化标志融入环境装饰细节,潜移默化中传递“如蒲公英种子般生命顽强、落地生根”的精神价值。中心大厅的立柱被精心设计成“新生之树”,刑释人员将写下的出监寄语贴在树干上,这些质朴的话语承载着他们对过往的反思悔改和对未来的期许。

  “我入狱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现在社会发展、科技变化飞快,出去后连扫码支付都不会,真怕自己适应不了社会生活。”这是许多刑释人员的共同担忧。对此,永川监狱积极对接驻地人社局、就业局、公安局和政务服务中心等社会单位,录制最新社保政策解读、就业帮扶政策、心理健康指导视频,上传在回归社会模拟中心电脑中供刑释人员学习,真正帮他们补上适应社会的第一课。

  监狱还精心设计了“出监服务卡”,整合国家政务服务中心、国家反诈中心、普法服务、人社招聘等6个社会服务二维码,印制法律、民政、心理援助、铁路客服等5个电话号码,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遇到困难,只要扫描二维码、打个电话就能得到帮助,真正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自回归社会模拟中心运行以来,共发放出监服务卡200余张。

  回归社会模拟中心细致入微的帮扶举措,让刑释人员出狱时不仅“身有新衣”,更加“心有方向”,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稳稳走好未来生活的每一步,筑起预防重新犯罪的坚实防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北碚区司法局:~~~
~~~永川监狱打造回归社会模拟中心帮助刑释人员重启人生
江北监狱:~~~
~~~——记女子监狱民警唐小利
巴南区界石司法所:~~~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深关注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公安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深度访谈
   第09版:法规解读
   第10版:橄榄绿
   第11版:检察专刊
   第12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3版:微服务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组织执法单位培训 定制化授课更有效
架起高墙内到社会的暖心桥
帮助消除亲情隔阂 提升罪犯改造质效
唐三嬢:小身板蕴藏大能量
生日会讲反诈知识 送给老人双份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