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营房前那棵树

  ◎ 李  强

  “还记得那年报名参军吗,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军装吗,还记得营房前的那棵树吗……”熟悉的旋律响起,电话那头战友的歌声像一块巨石砸进了平静的湖面,我的思绪也如海浪般翻涌起来,仿佛又回到了可爱的连队,回到了营房前的那棵黄葛树下,一切就在眼前。

  正如歌里唱的一样,咱连队营房前还真有一棵高大茂盛的黄葛树,大家都称其为“将军树”。据老兵们讲,这棵黄葛树是我们的老团长下咱们连蹲点当兵时栽种下的。后来,老团长也像这棵树一样,茁壮成长,节节高升,最终成长为一名将军。再后来,这棵黄葛树就被战友们称为了“将军树”。

  黄葛树就挺立在连队营院进出口台阶的一侧,和连队值日岗错位相对而立。它茂密的树冠就像是一把张开的巨伞,为哨位遮挡着酷暑骤雨,不分冬夏,无论昼夜;健硕的树干像是一个高大威武的哨兵,警惕地守卫着连队,不知疲倦,永不下岗。

  有人说黄葛树有一个特性,什么时候栽下就什么时候落叶,不随大自然的春荣冬枯而改变。然而,这棵黄葛树每年落叶、发芽的时间却刚好与老兵退伍、新兵下连的时间不谋而合。它每一次落叶,似乎都是在表达对老战友离队的不舍,又像是对老兵卸甲荣归的致敬。而每一次吐芽,或许也包含着对新战友到来的期待,预示着从零开始再续辉煌吧。

  黄葛树前是一条通往营部的公路,两旁等距栽种着常青树,高矮相近,葱郁挺拔。这些树的根部被我们培垒上黄沙土,修整得棱角分明,远远望去,这风景分明就是正在接受检阅的仪仗。公路长约三百米,宽可两辆卡车相错而行,整个路面是一个约为15度的缓坡。这段路曾被战友们戏称为“魔鬼之路”,因为这里是我们进行体能极限训练和爆发力训练最多的地方。俯卧撑、高抬腿、蛙跳、变速跑冲刺……在这里,我们完成了体能极限的挑战和跨越,实现了从普通一兵到合格战士的完美转变,也深刻感知了“魔鬼训练”的正确打开方式,至今仍记忆犹新。

  黄葛树下有两个方石桌和几个圆石凳,是战友们谈心聊天的好去处。战友们时常坐在一起,或说说各自故乡的故事,互解思乡之情;又或者聊聊各自的烦心事和对未来的憧憬,互相打气鼓劲。即便是现在,我也时常在梦里回到那个“战场”,那些场景历历在目。

  黄葛树的另一侧,是一个小的器械训练场,分别安装有一架单杠和双杠,是连队新兵转型训练的“淬火场”,也是我们给自己“开小灶”去得最多的地方。每天我们都会自觉到这里加强力量和技巧训练,无论寒冬酷暑,从不间断。在这里,我们哭过,笑过,挣扎过,自我怀疑过,也有受伤骨折过,但大家从未退缩,从不放弃,用行动信守着“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坚强承诺。

  不知从何时起,连队还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传统,每年新兵下连后的第一课,都是从这棵黄葛树下开始,这个传统一直传承。黄葛树下的精彩一课,让我们了解了连队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知晓了“硬骨头六连式标兵连队”荣誉称号得来的不易,理解了这棵黄葛树被称为“将军树”的精神内涵和实质,也明白了如何做才算是这个连队的合格一兵。那一刻,我们在感受连队荣光与骄傲的同时,也深知未来将要扛起的责任和担当。

  在这棵黄葛树下,我们曾许下“今日我以连队为荣,明日连队以我为傲”的铮铮誓言。从那时起,我们立志要当一个好兵,当一名真正的优秀士兵,永葆战斗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滋养和鼓舞,我连“军体标兵连”的奖牌和荣誉从未旁落,每年都有优秀士兵立功受奖和提干,连队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斗转星移,转眼,离开部队已经十六个年头,但黄葛树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时时激励着我,每每回想起火热的军营和那段刻骨铭心的军旅时光,特别想念我亲爱的战友和可爱的连队,想念营房前的那棵“将军树”。因为,那里曾留下了我们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作者军旅15载,原服役于77133部队,曾荣立三等功2次,现就职于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南坪派出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检察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公安专刊
   第07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08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09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10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11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12版:天平专刊
   第13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4版:理论窗
   第15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16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最可爱的人
八一感怀
营房前那棵树
檬子树下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