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党旗下成长

  ◎ 郭传伍

  2012年12月,我入伍时父亲说:“到部队好好干,争取入党。”那时,入党对我来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愿望。带着父亲的嘱托,我成为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一支队新兵。

  重庆的冬天,冷到骨子里。新训三个月,第一个月训练队列,立正、稍息、齐步走,第二个月训练擒敌、应急棍术、警棍盾牌操,第三个月训练战术、射击……班长带着我们每天在训练场,顶风雨、练卧倒,一遍又一遍匍匐前进。我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队长告诉我,打仗不分天气。一到下雨天,我们就带着雨衣上训练场。雨衣一抖,铺在地上,迅速展开据枪、瞄准、击发训练,常常是练到手脚麻木,失去知觉。

  新训结束后,我被分到机动中队。训练成了日常,我知道,这就是当兵的样子。每次训练后回到班里和战友有说有笑,这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那段时间,老连队的节奏十分紧凑,我的努力得到了积极回应,多次在晚点名、班务会上受到中队值班员和班长的点名表扬,在中队党支部的号召下,我递交了人生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一天,支队举办新闻报道员集训,指导员告诉我做好准备。接下来,一纸通知改变了我当兵的轨迹。经过一番刻苦集训,我被评为优秀学员。回到单位后不久,我又接到去支队宣传科报到的通知,就这样,我成了一名新闻报道员。

  我学历不高,没有基础,除了刻苦,并无擅长。一个半路出家的“门外汉”,面对新闻报道工作的新岗位、新环境、新情况,怎么才能把工作干好,我一时无所适从。父亲的嘱托历历在耳,我想,要争气,能在中队干好,就能在这里也干出名堂。

  人求上进先读书。我主动报名参加了解放军报社函授学习,坚持每天读报,看到好文章及时裁剪,粘贴在自制的《剪报本》上。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2月,我被支队推荐到原总队新闻站培训。那年清明节,我和战友一道前往重庆市南山龙园公墓,缅怀在“7·17”抗洪抢险一线牺牲“献身新闻事业的好干部”、追授“中国武警忠诚卫士”奖章的康波烈士。站在烈士墓前,遥想康波面对汹涌洪水,毅然把身上的救生衣抛给了惊慌失措的群众,自己却被洪流卷入梁滩河底英勇牺牲的感人瞬间,不禁两眼泪目,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康波为党、为人民、为热爱的新闻事业甘愿奉献、不怕牺牲的忠诚品格,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从那时起,我对入党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立志要像前辈一样,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便毅然决然冲在一线!

  此后,我积极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到任务一线亲身感受,采写第一手素材,用镜头和文字讲述基层官兵故事。通过不断学习总结,我的写作思路和抓问题角度得到有效提升。

  2014年7月,27家军地媒体对武警重庆总队官兵救助孕妇的事迹进行了报道。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完成报道任务,看到报道播出后产生的热烈反响,网民对武警官兵的感人之举纷纷点赞,除了满满的成就感,我更加笃定,新闻报道新岗位是我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战位。

  那年十月,我如愿以偿加入中国共产党。举起右手宣誓那一刻,是我刻骨铭心的高光时刻。

  我把入党作为我军旅生涯和新闻事业的新起点,把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作为己任。在采写红色资源相关新闻报道的同时,也从中积累、学习,感悟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思想认识和党性觉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锤炼升华。2020年8月,长江洪峰陆续过境重庆,我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和战友们冲向抗洪一线,奋战9天9夜。白天跟着官兵在水上救援、泥里打滚清淤,晚上把镜头记录的素材整理成稿件,一场战斗下来,我在媒体发表稿件50余篇。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党旗下成长,我连续9年被武警重庆总队表彰为“新闻工作先进个人”、先后被所在单位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带着我的镜头和笔,努力传播强军好声音。

  (作者服役于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一支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读周勇《历史学视野中的红岩精神研究1978-2019》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青春无毒 健康同行
   第04版:青春无毒 健康同行
   第05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06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07版:区县行
   第08版:区县行
   第09版:区县行
   第10版:最前沿
   第11版:公安专刊
   第12版:公安专刊
   第13版:公安专刊
   第14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一部回溯性研究的史学史新著
在党旗下成长
破阵子•观大溪龙舟赛
大美沅陵
陪父亲重温入党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