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法治报 重庆长安网
记者 张柳妞
本报讯 近日,由市五中法院联合巴南区法院、巴南区教委、巴南区禁毒办、重庆财经学院等单位共同开展的“法护青春·共筑无毒防线”禁毒法治教育活动在巴南区珠江城中学举行,为220余名中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体验课,合力织密青少年禁毒防护网。
法治课堂
循循善诱 学会识别陷阱
“同学们,这些漫画里的行为,哪些碰不得?”“通风报信帮吸毒朋友打掩护,这样做有问题吗?”市五中法院少审庭副庭长宋扬通过一组组趣味漫画,以一连串引人深思的问题开启了法治课堂。她与同学们积极互动,通过抽丝剥茧,生动揭示漫画中暗藏的毒品陷阱,在轻松氛围中强化了同学们的法治观念和风险意识。
之后,巴南区禁毒办工作人员高飞飞展示了各类毒品及成瘾性物质的实物图片,引导大家学会识别、规避各类毒品。
巴南区法院法官周华兰则围绕学会说“不”、远离高危场所、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主题,向在场师生传授了实用的“防坑指南”。
3位“老师”联袂授课,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识毒、防毒的种子。
沉浸体验
创新教学 感受法律威严
在听完3位“老师”的精彩授课后,同学们带着新学到的知识投入“实战”体验。市五中法院与巴南区法院、巴南区禁毒办工作人员及重庆财经学院志愿者一道,引导同学们在仿真毒品展台前近距离观察、触摸伪装成“奶茶”“跳跳糖”“邮票”等形态的毒品模型,并通过有奖问答加深认知,有效提升了同学们识毒、防毒能力。
仿真毒品展台旁边的5G“车载便民法庭”同样引人注目。车外,大屏幕循环播放着禁毒宣传片;走进车内,则是一个小型的庄严法庭。在法院干警的专业讲解下,同学们化身“小法官”,了解庭审角色与流程,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法律的威严与司法的严谨。
通过仿真毒品展示和“车载便民法庭”这种沉浸式的教学方式,让禁毒教育真正走进了同学们心中。
联动守护
凝聚合力 共筑禁毒防线
面对吸毒人群低龄化及毒品形态多样化、隐蔽化的严峻挑战,在现场推进会上,市五中法院与各方参会单位积极讨论并达成共识:须深化多部门协同联动,共同守护未成年人远离毒品危害。各单位将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法院开放日”“庭审进校园”等活动,加强法院与教委、禁毒办等部门的协作,以真实案例释法,将禁毒法治教育融入校园课程体系,构建多维度、常态化的禁毒宣传体系。借助短视频平台、线上禁毒云课堂等新媒体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切实提升未成年人识毒、防毒、拒毒能力。推动组建由法院、公安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联动高校、社会公益组织、家长群体等社会力量,构建“家校社”协同普法格局。
市人大代表赵露、邓春兰受邀参加本次禁毒教育活动并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活动氛围浓厚、形式新颖、体验深刻,令学生们眼前一亮,触及心灵、成效显著。法治的阳光必将持续照亮同学们的青春成长之路,为他们撑起一片无毒、向阳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