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前夕,在两江新区康美街道公租房内,小朋友小佳(化名)面前摆满了各种节日礼物,她开心地笑着,享受着属于她的快乐时光。在她旁边是两江新区公安分局康美派出所教导员谭俊。谭俊与小佳的相遇来自于一次处警,那时的小佳因一时想不开欲伤害自己,谭俊了解到情况后对她进行开导劝解。而像这样的场景,十年里时常出现。谭俊用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为辖区误入迷途的少年拭去蒙尘。孩子们也亲切称她为“警察妈妈”。
因为一个遗憾
她开始了10年坚守
十年前,谭俊刚刚到康美派出所工作。辖区人口结构复杂,部分家庭矛盾交织,有些少年儿童因为缺少家庭的关心,心理问题频发。
派出所接到学校报警,称学生小勇(化名)失踪了。整整用了2周时间,谭俊和同事们最后竟在其家中不到1平米的楼层小隔间里找到了他。原来,小勇父母无业,也从不在意小勇的生活和学习。小勇逃学躲藏在此,饿了就出去捡剩菜剩饭,顺手窃取自己需要的物品。
那时的谭俊也已经是一名妈妈,看着小勇的状况,她决定帮扶小勇,校正人生的轨迹。她与小勇谈心交流,联系学校和社区解决小勇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渐渐的,小勇也把谭俊当妈妈一样对待,敞开心扉交流,开始改过自新。谭俊说,小勇其实非常聪明,学习甚至逆流而上,多次考试还名列前茅。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小勇跟随父母搬离辖区。谭俊从此和他失去联系。再次收到小勇的消息,他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抓获。小勇的事,也成为谭俊心中抹不去的遗憾和疙瘩。她总是会想,如果他没有搬走,如果自己一直能和他保持联系,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谭俊将这个遗憾一直埋在心中,她将派出所打造成了迷途少年的避风港。一句朴素的“管饭管饱”,一张安静的书桌,为那些暂时找不到归途的少年提供了临时栖息之地。
作为辖区两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她用生动的案例为孩子们划清法律红线,努力将法治的种子悄然植入需要呵护的少年心田。
温柔与严厉并存
她是数十名迷失儿童的“妈妈”
“她像妈妈一样温柔,但是凶起来也‘吓人’得很哟。”这是辖区少年对谭俊的印象。派出所里保存的一张张笔迹工整、诚心改正的《保证书》则是见证。
一次,女孩小梅(化名)迷失在虚拟世界,难以自拔。谭俊一开始用温情进行疏导,甚至“设计”了一场善意的“骗局”——假扮游戏好友添加女孩微信,但效果甚微。
面对这个女孩,谭俊一筹莫展,决定找同为少年的儿子聊一聊。“妈,你给我讲道理我不听的时候,你咋做的?”儿子的一句话点醒了谭俊。
谭俊将她带至派出所严厉批评,并要求她写下保证书,不少于1000字,且笔迹工整。在严厉的批评教育和耐心的引导下,小美终于走出虚拟世界。
十年来,谭俊和同事帮扶迷失儿童数十名,如今,大多数孩子均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或求学,或务工,成为了自食其力、对家庭有担当的人。除了带着民警关注辖区需要帮助的少年,她还积极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近年来,康美街道、社区和学校在帮扶迷途少年工作中有了更多更实的举措。今年六一节前夕,在康美辖区,派出所会同街道社区,联合区妇联、团工委对辖区学校学生进行摸底,了解需要关心的孩子家庭情况,一对一建立帮扶专班。
“我穿着这身警服,更是一名妈妈。”谭俊坚信,多一分耐心和细心的投入,就能融化一颗颗被冰封的少年心,少一个问题孩子,就多一个敢于追梦的少年。她将法治的理性与情感的暖流巧妙融合,在孩子们人生的岔路口点亮前行的灯,挽救下那一次次摇摇欲坠的童年和青春。
记者 李 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