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国资国企改革交出高分答卷

市属重点国企整合基本完成

  ■ 重庆法治报 重庆长安网

  记者 舒楚寒

  本报讯 5月27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围绕我市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打造一流现代企业的有关情况作了介绍。

  据介绍,自市委六届四次全会以来,全市国资国企系统开启了改革攻坚战。一年多来,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交出了高分答卷。

  “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基本完成。”曾菁华介绍,针对部分市属国企多、散、小、弱等状况,谋划实施了5个批次19组战略性重组,将市属重点国企由原来的51家整合为33家大型企业集团,优化市属国企布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开展了国企内部的专业化整合,如对国有房地产企业、地方金融企业、建筑业企业、酒店资源、港口资源进行了专业化整合,发挥整体效应,形成“1+1>2”的效果。

  瘦身健体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在压减法人主体,针对市属国企法人主体中部分停产半停产企业、低效无效企业,甚至是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通过专业化整合实现了有效压减,实际运行的法人主体从2260家压减到690家,压减率近70%。

  “国有企业要发挥民生保障功能,但也不能亏损,要实现盈亏平衡。”曾菁华表示,改革前市属国有企业亏损面长期在40%左右。经过这两年大量止损治亏的工作努力,目前市属重点国企的整体亏损面下降到18.6%,剔除掉一些政策性、功能性、包括建设期、培育期的合理亏损企业,经营性亏损面已经下降到13.7%,止损治亏取得重大进展。

  资产盘活持续发力见效。市属重点国企累计盘活资产1510亿元,回收资金595亿元。通过改革把这些资产释放出来,带动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三企”联动,用优质资产吸引央企、民企、外企落户重庆,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现代化国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其中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是以数字化穿透式为标志的“国资智管”初步形成实战能力,向市属国企全级次企业穿透,向区县国企穿透,通过数字化使国企生产经营、投资、债务、风险等都在国资委监管下,一网打尽、一目了然。

  改革有力促进国有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基本面实现较快增长、可持续的增长。市属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今年1—4月份增长了4.3%;创造的增加值增加了7.2%、利润总额增长了9.6%,保持了向上向好势头,体现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市国资国企改革交出高分答卷~~~
交通执法轨道支队:~~~
交通执法高新区大队:~~~
~~~
我市启动第三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系列活动~~~
大足区新利小学:~~~
~~~重庆交通执法重拳整治货运超限乱象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公安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天平专刊
   第07版:微服务
   第08版:司法行政专刊
市属重点国企整合基本完成
走进企业宣讲条例 督促落实主体责任
高效处理驾培纠纷 指导驾校合规经营
图说新闻
邀请达人分享垃圾分类实用妙招
开展“水下憋气”实验 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违法形态再隐蔽也难逃恢恢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