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喊个跑腿接送孩子”所涉风险不能忽视

  “同城帮买帮送服务”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帮助消费者解决生活当中的燃眉之急。近期,“喊个跑腿接送孩子”话题频繁冲上热搜,家长通过“跑腿”平台下单,委托骑手接送未成年子女上下学。这样的服务看似解决了家长的时间管理问题,但其中涉及的风险却不容忽视。

  相比于普通商品,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法律所赋予特定人的监护权,同时也是不容随意转嫁的法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其中就包括保障其人身安全。因而,接送孩子只能由监护人来实施,而不能随意转交给他人,该本人亲自实施的就不能让外人来替代,否则就容易产生人身安全方面的风险。

  道路运输条例明确要求,从事道路运输经营,需要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故此,跑腿小哥私自接单可构成非法营运,将承担行政处罚的责任,如果在接送过程中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者失踪,还将为此承担民事责任。为图省事而把孩子轻易交给陌生人,既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从事相关跑腿业务人员的不负责任。因而,家长在选择“跑腿”接送孩子的业务时,应当慎之又慎。

  基于监护责任的道德与法定要求,也让“接送孩子”不能成为平台的业务范畴。据报道,多家平台均明确回复:人不在可配送物品范围内。如果骑手私自接单就是违反了平台的相关规定,由此造成的后果也应自行承担。对此,平台承担着审查和监管的法定责任,对于“接送孩子”这样的行为不能坐视不管,应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严密筛查,同时对违规人员进行严格处罚,否则就应为自己的失职承担连带责任。

  同时,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家长接送孩子既是家庭教育培养的应有之义,也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表现方式和实现形式之一。因而不提倡家长为了图省事,或者怕麻烦,把本身由自己承担的陪伴与接送之责,指派他人来代为承担。一旦发生意外,家长就会追悔莫及。

  虽然众多家长声称让跑腿人员接送孩子是因为自己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不过任何客观因素都没有孩子的安全重要。事实上,“谁来带娃”成为公共课题后,相应的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志愿服务也日益完善,接送孩子的需求有了更多规范、有序和安全的解决路径,比如正规校车或具备资质的托管机构,以及时下在不少地方都比较流行的“社区公共服务”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总之,唯有把家长义务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守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也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孩子接送问题。堂吉伟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要闻汇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区县行
   第11版:辛辣味
   第12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13版:案侦录
   第14版:微服务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喊个跑腿接送孩子”所涉风险不能忽视
从“反PPT内卷”看形式主义
城市治理需要这样的换位思考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告
遗失启事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公告
遗失·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