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 翠 通讯员 肖天平)近日,城口县司法局通过“调解+确认”一站式服务,成功化解一起跨度3年的群体性欠薪纠纷,为11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5.3万元工资,用法治温度守护劳动者的“钱袋子”。
2019至2021年间,包工头李某先后带领城口县巴山镇、坪坝镇等地11名农民工在四川多地承包工程。完工后,李某以“工程款未结清”“家庭突遇变故”等为由拖欠工资,农民工多次讨薪未果。由于缺乏规范的劳动合同和工资凭证,农民工维权陷入困境。
坪坝司法所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开展工作。溯源排查: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历时两周摸排工程承包方、发包方资金往来记录,还原薪资明细。联动调解:联合镇综治中心搭建“三方协商平台”,通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调解”,逐项确认拖欠金额、制定还款方案。司法确认赋能:协调辖区法庭完成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效力,打消农民工后顾之忧。
“没想到时隔3年还能要回血汗钱!”农民工代表王某在调解现场激动地说。据悉,首期款5900元已发放到位,剩余款项将按协议分期履行,今年年底将全部履行到位。
城口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既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凸显了基层治理中法治保障的关键作用。当农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守护,“人民至上”便不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的法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