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生态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

“十四五”时期,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8%

  本报讯(记者 饶 果)9月1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发布会上,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兼)李春奎介绍了“十四五”时期重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成效。

  “‘三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基础工程。”李春奎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2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136亿元、较2020年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21元、较2020年增长35.8%,今年上半年分别增长3.1%、6.2%,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地落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等14项指标已提前完成。

  五年来,重庆粮食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坚持稳面积和提单产两手发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力治病害、防洪涝、战高温,今年粮油实现夏粮“五连增”,夏油“十八连增”,大面积单产提升2公斤以上,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量足价稳。

  特色产业质效提升,打造10条百亿级生态农业产业链,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达到10个、13个,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品牌价值稳居全国同品类第一,一批高品质、好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统筹抓好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87.8%、100%、71.2%。

  基层基础更加牢固,会同市级相关部门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力量下沉,健全党建统领基层智治体系,选派乡村指导员等1.2万余名,整合资源培训高素质农民30余万人,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8万余名。农村社会稳定安宁,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新实践,创新推行“三事分流”、院落微治理等治理方式,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115个,农村治安稳定向好。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近500万农户拿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吃上了长效“定心丸”,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家庭农场3.9万个、农民合作社3.02万家,农业经营体系更加完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带动95%的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村集体的家底更厚实。

  科技创新走深走实,建成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部级以上创新平台21个,与中国农科院联合攻关13个重大项目。数字“三农”破题起势,上线运行生猪、脆李等5个产业大脑,培育15个未来农场,以“产业大脑+未来农场”为牵引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十四五”时期,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8%
北碚区:~~~
~~~
交通执法轨道交通支队:~~~
第十九届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定于9月25日至26日召开~~~
交通执法部门:~~~
万州区牌楼街道大河沟社区“巴渝实践站”创新惠企纾困机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公安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天平专刊
   第07版:微服务
   第08版:司法行政专刊
以生态产业化推进乡村振兴
建立欠薪治理机制 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图说新闻
乘客按压紧急停车键 影响安全受行政处罚
11国顾问将献策AI应用高地打造
超限货车冲关逃费 一查竟有6项违法
人大监督激活营商环境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