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通转账功能就会收到扶贫资金

骗人的,荣昌警方拆解诈骗套路,提醒大家警惕“扶贫款”骗局

  “扶贫款”需要帮忙转账?近期,多地出现以“扶贫政策”为幌子的诈骗犯罪活动,目标直指老年群体。近日,荣昌警方就破获了这样一起诈骗案。

  当日,荣昌警方接辖区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有几名老人要将多年未使用的银行卡开通转账功能,并转账至异地账号。交谈过程中,老人称开通账户转账功能后,会入账一笔“国家扶贫资金”。柜员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以“高额扶贫款”为噱头,诱导客户利用账户过渡涉诈资金的行为,遂以网银开通需审核材料为由,迅速将该信息上报至公安机关,请求民警到网点进行拦截。

  民警赶到银行后,见到了柜员口中的几位老年人,“这是国家发给我的,你们抓紧给我办理。你看,还有‘扶贫办人员’与我联系的,怎么可能是假的!”其中一名老人楚阿姨情绪激动地说着,随后又拿出手机展示与“扶贫办人员”的聊天记录。民警立即解释:“国家扶贫政策会通过正规渠道发布,不会以私人名义要求扫码进群、转账汇款的,你们现在正在受到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利用。”

  最终,在民警和银行柜员共同努力下,老人们意识到自己被利用,卡里的钱也被成功保住。通讯员 刘青燚 记者 饶 果

  套路解析>>>

  1.引流拉人头。诈骗分子通过抖短视频平台、电话、短信、快递信件等渠道,谎称发放扶贫政策福利。同时,伪造国家机关印章,制作虚假扶贫文件,诱骗受害人扫描二维码进群,以此打开行骗大门。

  2.诱导获取信任。受害人进群后,诈骗分子在群内发布伪造的“成功领取扶贫款”截图,营造真实可信的假象,骗取老年人信任,为后续诈骗做铺垫。

  3.诱使取现转账。诈骗分子要求老人对“扶贫好事”严格保密,不得告知亲友。随后以扶贫贷款需验卡、包装流水等理由,诱使老人在收到款项后取现,或直接向指定账户打款。这些操作实为犯罪分子“跑分”洗钱,让老人不知不觉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具人”。

  警方提醒>>>

  1.国家发放任何补贴、补助、扶贫款等,绝不会要求个人先交钱。请不要向任何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

  2.多关心家中老人,主动向老人科普最新的诈骗手法和案例,特别是涉及“领钱”“补贴”“中奖”等,任何涉及钱、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事情,务必先和家人进行确认。

  3.国家扶贫政策均通过正规渠道发布,不会以私人名义要求扫码进群、转账汇款。发现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4.警惕“两卡”(手机卡、银行卡)犯罪,拒绝沦为犯罪的“工具人”。广大居民要提高防范意识,切莫贪图小利出租、出借、买卖“两卡”,成为犯罪的帮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深关注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天平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案侦录
   第11版:案与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公益广告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大货车电瓶频频被盗 警方循线抓获两窃贼
开通转账功能就会收到扶贫资金
工地电缆被盗割 警方3小时擒贼
男子拉车门盗取现金 警方1小时破案追赃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