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驾考场”变“套路场”

  □ 许海龙

  随着高考结束,不少高中毕业生选择在这个暑期学车考驾照,考驾照已然成为毕业生充实假期、掌握技能的热门选择,却被部分不良商家为了利益,将本该严肃的驾考培训市场搅得一团糟。

  “低价引流”看似给学生们打开了“优惠之门”,实则是商家精心编织的诱饵。这些低得离谱的价格,与正常的培训成本严重不符,背后往往隐藏着后续的各种增费项目。当学生们满怀期待地开始学习,才发现要为所谓的“模拟费”“加急费”不断掏钱,原本以为的“实惠”成了“无底洞”。而“包过承诺”更是荒诞至极,驾驶技能关乎生命安全,驾考是对驾驶能力和安全意识的严格检验,绝非金钱与话术就能打通的关卡。这种承诺不仅是对驾考制度的亵渎,更是对学员生命安全的漠视,给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

  刚毕业的学生们涉世未深,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套路,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选择驾校,却可能在商家的花言巧语下,陷入消费纠纷的泥沼。这不仅会让他们遭受经济损失,更会给他们尚未完全建立的社会认知蒙上阴影,影响他们对社会的信任。

  驾考培训市场乱象频出,根源在于部分商家缺失基本的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抛弃了对学员负责的态度,将培训服务变成了一场充满套路的“敛财游戏”。这种短视的行为,破坏的不仅是驾考培训市场的健康生态,更是在透支整个行业的信誉。

  高考后的暑期,本应是学生迈向社会的美好开端,莫让驾考培训的套路,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第一课”。净化驾考培训市场,守护学生们的权益,需要驾校、学员与社会共同反思。驾校应摒弃这种损人利己的经营方式,树立长远发展的眼光,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口碑赢得市场;学生们也要提高警惕,多了解市场行情,不被表面的优惠迷惑,在选择驾校时保持理性;而社会各界则应加强对这类现象的监督与曝光,让不良商家无处遁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部分驾校以低价吸引学员,后续收费不断加码——~~~
~~~
新闻多一点▶▶▶~~~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深关注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天平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案侦录
   第11版:案与法
   第12版:微服务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公益广告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暑期学车须警惕“低价包过”陷阱
莫让“驾考场”变“套路场”
綦江区检察院推动驾考作弊乱象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