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四五”期间,我市耕地保有量等15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指标全面完成

让蓝图之景化为城市现实画卷

  本报讯(记者 饶 果)9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十四五”时期重庆规划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效。“十四五”期间,耕地保有量等15项指标全面完成,用“一张蓝图”回答城市如何生长。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庆是全国首个获国务院批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城市。市政府批准实施41个区县(开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并有效实施了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蓝图”管理有序有效。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重庆坚持以区县为单元优化空间格局,规划5个区县、1.25万平方公里为农产品主产区,10个区县、3.54万平方公里为重点生态功能区,23个区县、3.45万平方公里为城市化地区,形成全市一盘棋、区县有分工、优势互补的功能空间格局。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规划耕地保护红线2664万亩,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92万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3411平方公里。坚决守住粮食安全根基,严格管控生态空间,有效遏制城市“摊大饼”式扩张。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完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庆段)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2个重大项目,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项目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12个。

  整体规划大美城市城乡风貌。充分发挥山城江城本底优势,推进“两江四岸”“四山保护”规划治理提升,恢复水岸线和山脊线,还江还山于民。着力降密度、限高度、疏拥堵,彰显“雄奇山水 新韵重庆”的独特魅力。加强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十八梯、大田湾等传统风貌街区焕发新活力。

  构建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全市共用共享共治的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全市1031个镇街地理空间、自然人、电子证照等五类基础数据有效融合,为全市146个典型数字化应用提供空间数据保障,打牢数字重庆三级治理中心建设基础底座。

  记者 饶 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首届“联合国国际法院模拟法庭”大赛在渝圆满收官~~~
市人大常委会:~~~
~~~
市城管局:~~~
全市首个“免证明、零跑腿”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应用明日上线~~~
万州区:~~~
“十四五”期间,我市耕地保有量等15项规划自然资源工作指标全面完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公安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微服务
   第08版:天平专刊
以赛促精培育国际公法人才
梳理物业管理问题有效推进条例修订
图说新闻
开展综合整治行动 美化提升城市环境
信用修复办件时长将缩短80%
协同作战主动保障 强化涉老司法服务
让蓝图之景化为城市现实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