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楚寒)为有效解决以往企业主体在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过程中“多头跑、程序繁、周期长”等问题,市交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业务系统与‘信用中国’网站深度联通,直接获取证明材料”工作要求,联合发改部门共同打造了“交通运输领域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一件事”应用场景,将于9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该应用场景对原有交通运输领域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和信用修复工作进行流程再造,减轻了企业办理负担,有效提升了服务企业的能力。
据悉,按照信用体系建设要求,交通运输领域对企业主体适用普通程序进行处罚的案件信息将在“信用中国”网站进行为期三年的公示。公示期间,企业主体的经营活动将受到影响。根据《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公示期满三个月且履行了行政处罚规定责任义务的,企业主体可提前申请信用修复,终止处罚信息公示。
这一“应用场景”是依托市三级治理中心,联通交通部门“法治·交通运输打非治违”应用和发改部门“渝悦·信用”应用,在我市首次实现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免证明、零跑腿”办理。
场景打通交通部门和发改部门的数据交互渠道,创新建立交通运输领域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业务联办“一站式”服务模式,实现信用修复申请全流程“网办”,企业主体无需再“线下”多头对接交通部门和发改部门。
同时,建立交通运输领域跨部门信用修复工作机制,企业主体履行行政处罚规定责任义务情况,由交通部门和发改部门协同核验,企业主体无需再提交证明材料。
此外,实现我市市区两级所有交通运输执法机构贯通,以案件唯一识别码为标记,向执法机构“工单”式分发企业主体信用修复申请,信用修复办件时长预计由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2个工作日。
该应用上线后,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的重庆市交通运输领域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均可全流程“线上”办理修复,且仅需四步:登录“信用中国”网站——填报基础信息并申请修复——交通部门对接发改部门——“线上”核查——完成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