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碧水青山的法治守护者

——记江津区检察院检察五部副主任李颖
  李颖翻阅资料

  在守护长江的碧水青山间,江津区检察院检察五部副主任李颖的身影始终挺立一线,冲锋在前。从检十三载,她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与“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创新构建“一体化履职溯源、跨区域协作破壁、多元化修复增效”生态检察新机制。跋山涉水深挖线索,昼夜攻坚疑难案件,她在万里长江生态保护的最前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司法屏障。

  李颖用实际行动诠释司法为民初心,曾获评全市“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先进个人”等多项市级以上荣誉。2025年4月29日,她被市人社局与市检察院联合表彰为“检察机关先进个人”称号。

  从个案到监管漏洞的深度延伸

  “案子无大小,件件系民心。”这是李颖的办案信条。无论是看似简单的“小案”,还是疑难复杂的“硬骨头”,她都坚持用“求极致”的标准反复推敲证据链条,用“钉钉子”的韧劲深挖细查。

  2023年,在办理一起投放农药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时,犯罪嫌疑人一句“农药购自镇上农资店”的供述,让李颖敏锐地捕捉到案件背后的监管漏洞。她走访调查发现,辖区内绝大部分农药经销点都存在销售台账缺失的漏洞。

  “台账虽小,关系重大!”她深知,这一监管漏洞不仅会导致农药使用监管失控,更可能让农药流入非法渠道,威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和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规范管理刻不容缓。李颖并未止步于就案办案,而是深入挖掘源头治理之策。她主动向当地农委咨询,了解到重庆市农药溯源监管云平台系统的存在及使用情况。锁定问题核心后,江津区检察院及时与农委磋商,提出加强销售台账制度监督管理、引导经营主体整改并有效使用溯源系统的建议。

  在检察机关的积极推动下,相关行政机关迅速对辖区内30个镇街的400余家农药门店开展专项整治。如今,农药溯源监管云平台系统得到有效运用,实现了农药“购、销、用”全流程可追溯动态管理,从源头上筑牢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安全防线。

  构建生态保护协同共治格局

  一起跨区域非法狩猎案办结后,鉴定报告中“13只毛冠鹿死体”的字眼刺痛了李颖。她眼前浮现出在巡护时毛冠鹿在林间跳跃的灵动画面,与案卷照片里冰冷的躯干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守护好这片三省交界的生态瑰宝?李颖彻夜思考:“行政区域有界,生态系统无界。法治宣传的盲区,就是犯罪的温床。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

  思路既定,雷厉风行。2024年7月,李颖依托江津区检察院牵头建立的“大四面山生态检察官”跨区域协作机制,联合贵州省习水县检察院检察官,深入渝黔交界的习水县大坡镇开展联动普法。他们以“一只画眉鸟”“一只毛冠鹿”“一棵楠木”等身边案例释法说理,向村民生动讲解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法规及违法后果。

  这样的跨区域普法,与贵州省习水县检察院、四川省合江县检察院开展了多次,覆盖千余名村民,有效转变了当地居民陈旧观念,显著提升了边界区域群众的法治意识。

  协同治理成效显著:近年来,三地检察机关围绕四面山生态保护,依托协作机制相互移送公益诉讼线索6条,联合办理跨区域公益诉讼案件8件,持续强化对跨界山水林湖的系统性司法保护,合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法治屏障。

  探索生态保护的多元化路径

  “打击犯罪是‘止损’,生态修复才是‘重生’。”李颖常说,“生态检察不是‘判决书上的正义’,而是‘江风里的生机’。如果只让违法者赔钱,而不真正恢复生态,那我们的工作就只做了一半。”

  2024年7月,在肖某等人非法捕捞案中,为实现最佳生态修复效果,面对3.1万余元的生态损害赔偿金,李颖没有简单套用“增殖放流”的常规做法,而是多次向水产研究方面专家请教,并从修复效果、修复难度、修复费用等多角度对比分析,碰撞出以搭建人工鱼巢方式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建议。

  “这些珍稀鱼类需要的不是‘数量补偿’,而是‘家园重建’。人工鱼巢正好可以帮助长江里的部分鱼类孵化鱼卵,提高鱼苗成活率。”2025年3月,1961平方米的人工鱼巢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成,首批监测测算显示,每平方米人工鱼巢可产鱼卵1万粒,预计会有超过1900万粒鱼卵在此孵化。

  在她的推动下,江津区检察院建立起“修复式超市”:对滥伐林木案,探索“补种复绿+生态补偿”;对危废污染案,引入第三方专业治理;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探索“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生态补偿”,近年来,累计开展增殖放流20万余尾,实现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双赢。

  从农药监管的“小切口”到跨区域协作的“大格局”,从个案办理的“终结者”到生态修复的“设计师”,深夜不灭的灯火、听证会上掷地有声的承诺、田间地头沾满泥土的皮鞋,绘就新时代长江生态检察官的生态答卷。李颖的办公桌上,始终摆着一本办案笔记,扉页上写着:“每一片青山都该有法治守护,每一条河流都该有文明流淌。”这是她的初心,更是千万生态守护者的共同信仰。当检察力量持续注入绿水青山,长江的明天必将更加生机盎然、安澜清波。

  通讯员 沈 悦 记者 张柳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记江津区检察院检察五部副主任李颖
~~~——记南岸区检察院检察六部主任王莹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致敬胜利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公安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天平专刊
   第07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8版:检察专刊
为了碧水青山的法治守护者
精通“十八般武艺”的赶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