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城口县人大常委会紧扣民生保障、生态安全、经济动能三大领域,集中开展工会法、《重庆市工会条例》、长江保护法及《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三项执法检查,全力推动劳动者权益保障更扎实、生态屏障建设更稳固、市场活力释放更强劲。
是执法检查也是普法教育
“这份重点清单既是检查指南,也是普法手册。”在国网供电城口公司,该公司工会副主席向执法检查组展示自查情况时说道。
据悉,城口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重点清单+责任清单”双清单制。一方面,对照法律法规原文细致梳理检查要点,明确重点检查的条文及责任单位,形成重点清单;另一方面,根据检查组组员的专业特长分配任务,形成责任清单。在具体执行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重庆市工会条例》,执法检查将38条重点条文细化为49项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依据部门职责,划分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七大领域;依据《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则分组聚焦市场、政务、法治等环节。
“列清单的过程,就是一次全员学法的过程。”城口县人大社会委负责人表示,清单不仅确保检查方向精准,还能帮助被检查单位快速明确自身职责,实现“查漏补缺”与“普法教育”的双效合一。
立查立改查改一体推进
“在河流回水的路段放慢车速,看一下有没有人非法捕捞……”在开展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的行程中,检查组还有特定的暗访目标。
城口县人大常委会的实地检查设置了3种点位:熟知点、抽选点和特定点。其中,特定点是代表、群众意见建议集中的区域。
4月28日上午,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在任河一处回水湾发现疑似非法捕捞行为,立即采集照片并向主管部门反馈。城口县农业农村委及相关单位当天便进行核查处理,并进一步加强河道巡护工作,实现问题整改“零时差”。
“检查发现的问题,不需要等到最后审议时才交办,立查立改、查改一体,实效更强。”城口县人大城环委负责人表示。
民意与法治建设的双向奔赴
2024年9月,城口县葛城街道办事处挂牌成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在推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中的作用,城口县人大常委会出台《执法检查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衔接制度》,明确将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的意见建议,作为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并适时邀请人大代表、立法信息采集员等参与执法检查。
“这是我梳理的法律条文情况,供大家参考。”在执法检查通知发出一天后,立法信息采集员伍东风便在群里分享了关于长江保护法的重点关注内容。
“退休工会会员待遇、河道执法差异……目前已有10余条建议反馈给执法检查组,后续相关意见的采纳情况,也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立法信息采集员。”基层立法联系点负责人介绍,执法检查发现的法律修改需求,也将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反馈至上级立法机关,形成“发现问题——反馈修正”的闭环。
城口县人大常委会用“清单”明确重点,以“暗访”揭示痛点,靠“联动”疏通堵点。截至目前,3项执法检查已推动17个问题整改落实,吸纳11条民意建议。这一系列实践,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体现。
记者 唐孝忠 通讯员 姚 玲